自上古軒轅皇帝與蚩尤逐鹿之戰後,巫妖二族大勢已去,人族當興。
天命玄鳥,降而生商。
大夏王朝崩塌之後,大商成為了這片大地的主宰,然妖族雖已勢弱,但山川**之間,依舊有諸多妖類出沒,時常有擇人而食的事情發生。
人族之中亦有諸多修士,斬妖除魔,護得一方太平。
大商雖立朝數帶,可疆土並不平靜,除去那些禍亂一方的妖魔,周遭還有蠻族窺竊中土肥沃的土地,時常發生衝突,而各大諸侯之中,也不乏野心勃勃之輩,欲取大商代之。
紂王帝辛年少繼位,勵精圖治,縱使內憂外患,但隻要他人在,大多數桀驁不馴之輩都不敢興風作浪。
因為紂王乃是人皇。
人皇與天帝的地位行當,拋開開天辟地的遠古大神來說,天帝和人皇誰也管不了誰。
加之人界自夏後商初,克服了洪水妖獸的侵襲之後,人界日益昌盛,反觀天界卻人才凋零。
從某些方麵來說,這個時期的人皇,權利比天帝還大。
紂王得人族氣運加持,可見神不拜,就算是聖人,若非必要,也不會對其出手。
在《封神》之中,聖人商議【封神榜】,也是用了諸多算計,才致使大商滅亡。
如今的大商還處於鼎盛時期,坐擁三十六關,一百零八城。
其中以十大關口最為重要,分別是:東伯侯薑桓楚、南伯侯鄂崇禹、西伯侯姬昌、北伯侯崇侯虎坐鎮的潼關、臨潼關、穿雲關、界牌關,以及東方的遊魂關、南方的三山關、西方的汜水關、北方的是陳塘關和西南佳夢關,西北青龍關。
這十大關口皆是戰略要地,守關之將,多為人族之中的強大修士,以及少部分投靠大商的妖族強者。
人有好人壞人,妖也分為善惡。
其實這個善惡乃是人心所分,吃人的妖在人看來就是惡妖。
而那些守護人族的妖,通常名字會好聽一些,會被稱為神獸,瑞獸、祥瑞。
不過這類妖從妖族的角度來看,就是一群吃裏扒外的二五仔。
三山關。
山林深處,植被茂盛,突然,一道白光閃過,晃眼間,一身白衣的蕭離已然立於林間。
“好濃鬱的天地元氣,不愧是封神世界!”
《哪吒之魔童降世》是由《封神榜》神話改遍而來,雖然有許多地方魔改了,但世界的大體框架是不會變的。
其主要的故事內容是,天地靈氣孕育出一顆能量巨大的【混元珠】。
元始天尊將【混元珠】提煉成靈珠和魔丸,靈珠投胎為人,以便日後助周伐紂,完成封神大劫。
而魔丸則會誕出魔王,為禍人間。
元始天尊啟動了天劫咒語,3年後天雷將會降臨,摧毀魔丸。
太乙受命將靈珠托生於陳塘關李靖家的兒子哪吒身上。
然而陰差陽錯,靈珠和魔丸被申公豹掉包。
本應是靈珠英雄的哪吒卻成了混世大魔王。
靈珠則轉生成為了龍王之子敖丙。
無論是那個版本的哪吒,最初都是熊孩子。
熊孩子這個物種讓人很討厭,平常的熊孩子還可以管教,打幾次手板心就會老實。
但哪吒不同,他天賦異稟,有著彪悍的實力,加上身後有用護短的太乙真人,堪稱熊孩子之中的戰鬥機。
在《封神榜》版本中,哪吒閑著無聊跑到東海之濱玩鬧,以【混天綾】攪動海水,使得龍宮震蕩,不知不覺就弄死了一批蝦兵蟹將。
巡海夜叉前來質問,被哪吒一板磚拍死。
東海龍王三太子敖丙前來捉拿哪吒問罪,沒毛病吧!
結果被哪吒剝皮抽筋,死得那叫一個慘啊!
當真是龍在家中坐,禍從天上來。
東海龍王不服氣,試圖上天找天帝告禦狀,結果被哪吒半路攔下。
原本以東海龍王的實力,打哪吒還是不成問題的。
可封神之中,一向是寶大欺功,聖人之下的戰力,很多時候不是以修為來衡量,而是以法寶決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