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 鹹陽城李通古狼心再起 易水莊钜子軻巧救真龍(中)(2 / 3)

“什麼?!哎呀,大將軍啊,你糊塗啊,你是中了別人的借刀殺人之計啦!”李斯所擔憂的一點不錯,就在桓齮回府之後向那韓非訴說朝堂之上的事情時,韓非頓時心憂如焚,大喊不妙。

“韓司過為何出此言?”而此時蒙在鼓裏的桓齮卻依然還是一頭霧水。

“楚國兵強馬壯,又有名震天下的項氏一族為將,此番伐楚則必定是凶多吉少啊。”韓非急切地說道。

“這個本將軍自然明白,項門虎將固然厲害,然則大王既已委派王翦父子助我伐楚,則楚未必不能破矣。楚若為我所破,則東進伐楚我便居首功,如此有何不可?”桓齮依然還沒有嗅到自己所處的危險境地,卻還在做著立功的春秋大夢。

“將軍此言差矣,我太了解我師兄李斯了,他故意向大王舉薦王翦父子為副將,則必然是不會輕易讓將軍您伐楚成功的。那王翦父子本官居將軍之上,隻因滅趙不利被冷落於朝堂之下,如今要那王翦父子聽將軍的號令,他們又如何肯服氣?如此,則將帥不和,將帥不和則必生大亂。退一萬步講,就算將軍僥幸伐楚獲勝,那首功便是李斯東進之策決斷有方,舉薦將才有道,哪裏會輪得到將軍您呢?將軍隻不過是枉作他人的一顆棋子罷了。”韓非見桓齮還未開竅,便一五一十的講其中的利害逐一辨析開來。

“這。。。,”桓齮一聽韓非此言,頓時驚得語塞起來,“這本。。。將軍倒是未曾料到,李斯小人,卻是如此奸詐!”桓齮得知中了李斯的借刀殺人之計後,頓時又惱又怒,不由得謾罵起李斯來。

待其謾罵過之後,不由得又開始擔憂地問起韓非道:“那韓司過有何良策可助本將逃過此劫否?”

韓非稍作思索之後,還是搖了搖頭道:“如今大王伐楚之令已下,便猶如那覆水一般再難收回,為今之計,隻有盡快與王翦父子修好,共商伐楚大計,另外派說客前往燕、齊之地說服燕王與齊王不橫加幹涉,至於其他的也隻能走一步算一步了。”

“好,一切但聽司過之言行事。”此時的桓齮,早就失了方寸,如今韓非如何說,他便如何隻顧點頭應承了。

地處北國塞外的大燕,一直默默地固守在易水以北,看起來似乎無比的淒涼與孤漠。然而,千古多少年而來,它無時不散發著一股不饒不屈的氣息,而它所要告訴世人的便是它永遠不會為任何邪惡的勢力所屈服。就在這孤風悲鳴的時刻,一聲戰馬的嘶鳴聲劃破了這蕭蕭的北風,而從那淒慘的嘶鳴聲之中,隱隱約約地透露著這匹曾經叱吒風雲的戰馬此刻已經精疲力盡,隻是在竭盡全力之後心有不甘地發出了最後一聲嘶鳴。

而駕馭這匹戰馬的主人,此刻依然死命地揮舞著鞭子,口中不停地大喊著駕馭之聲以驅使著自己的坐騎繼續向前飛馳。盡管他也深深地知道,由於兩天兩夜不吃不喝馬不停蹄的奔馳,這匹可憐的老馬此刻已經到達了能力的極限,但是,他仍然不願意就此放棄,因為在他眼前便是燕趙交界的易水了,隻要自己能過了易水,那對於他來說,就是安全之地了。

然而他的期望終究還是破滅了,因為他胯下老馬的羸弱身軀終於再也無法支撐自己背上的重荷,撲通一聲一頭紮在了泥濘的崎嶇小路上。它伸直了自己的舌頭,大口大口地喘著粗氣,不時地還有一絲一絲快要風幹的白沫從口中滴淌下來,而它的雙眼幽射出一絲絕望和悲憫,似乎在告訴它的主人,自己隻能幫他到這裏了,接下來的路需要主人一步一步地走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