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三章 總結會議 3(2 / 2)

石力激動地站起來衝著執委會幾個人的方向敬了個不太標準的禮道,“保證完成任務。”

楊銘煥笑著衝他點了點頭,“現在我們基本上站穩了腳步,可以進行大規模發展,化工產業現在要放在重點。我們的現代工業發展以及現代農業都是離不開化工行業的。所以要拜托化工部門的同誌們辛苦了!”

石力從登陸的那天起就一直期盼發展的化工行業今天終於看到了曙光,此時的他覺得興奮莫名,屁股簡直快要坐不住就想往外跑。這個三十五歲的男人當時就是為了成為在新世界開創現代化工新局麵的現代化工之父而參加穿越的,此前發展輕工業對化工的忽略讓他覺得灰心不已,若不是沒有回去的蟲洞,估計早就衝冠一怒拂袖回舊時空了。

“同誌們,我有件事情需要通報一下,”禹沙拿著記事本站了起來,“這是此次武安村攻略中掠奪的人口以及俘虜人數,俘虜235人,其中重傷員22人,輕傷52人。這些俘虜現在除了重傷員,都已經被送到了勞動營開始勞動改造。”他把記事本翻過一頁,但是這種東方港產的記事本因為沒有足夠的膠,而無法粘合成冊,隻能通過用打孔穿線的方式來進行裝訂,由於他的記事本使用時間實在太長,棉線突然斷裂,把記事本上的紙掉了好幾張下來,他和身邊幾個元老一陣七手八腳地把這些紙撿了起來。

“從武安村掠奪來的人口共有近400人,其中50歲以上的老人最少,隻有27人;成年女性最多,158人;成年男性84人;未成年……我是指16歲以下的孩子96人,其中男孩52個女孩44個。現在他們已經被送到了淨化營地進行甄別和淨化,十四天後就可以開展工作分配和進行教育了。”禹沙一邊說著一邊把記事本的紙張按照順序裝回去。“我都覺得我們現在是跟當年在非洲奴隸海岸抓黑奴的奴隸主了。”

“你這就錯了,”說話的是蔣燕,她手中也拿著一個本地產的筆記本,雖然李喆的技術組開發的軟件能夠很方便的把文檔傳輸到服務器,並且能夠隨時從任何有無線信號的地方讀取。但是這東西第一是需要電的,近一段時間以來東方港因為用電缺口越來越大,生活用電被嚴重限製,大多數元老隻能捧著自己的手機或者平板電腦在太陽能充電站附近排隊充電,雖然劉沈紅做出了斯特林發動機進行發電,但是這東西在沒有潤滑劑的情況下無法長時間運轉,況且銅在東方港也不是什麼容易得到的金屬,損失了幾個斯特林發動機後就連他自己都不願意做了。至於說另外一個原因則比較無語,隨著東方港裏漸漸發展起來,拔地而起的三四層樓高的各種樓房成功地阻擋了各種無線信號,而穿越眾自己帶來的WIFI設備是少之又少,此時已經有相當多的部門辦公室會議室裏搜索不到任何無線信號,無法正常工作。於是諸位電子時代的元老們不得不返璞歸真,把所有的數據資料用粗製濫造的鉛筆記錄在同樣質量不高的筆記本上。

此時的蔣燕手中的筆記本是個看起來做工比較好點的,教育部門有特權,在領取教育所需時可以有權要求領取質量更好一些的產品。“奴隸主抓奴隸可不是為了進行教育和進行工業生產,他們甚至更多的隻是需要奴隸勞作致死就可以了,我記得黑奴在運輸途中的死亡率幾乎高達25%以上,而奴隸主手中的黑奴往往七年左右就要完全換一批,他們可是通過盡量壓榨黑奴的生命來獲得生產力的,老弱病殘對於他們來說都是可以弄死的廢物。咱們可沒這麼缺德,這時代哪裏能找到我們這種花大價錢購進糧食喂飽治下民眾,還要提供教育大量培養有知識的工人的奴隸主?嘿嘿,要知道隻有知識水準高的人口越多,才能越有效地享受到人口紅利的好處。”

“但是現在的老百姓對能夠給他們吃飽飯穿暖衣住上房子的我們感恩戴德,但是他們的第二代呢?第三代呢?到了那個時候難免就會覺得我們從他們的父輩爺爺輩開始就壓榨他們,甚至還有端起碗來吃肉放下筷子罵娘的人存在,這樣的事情以後肯定要發生的……”楊銘煥對於這事情始終有點耿耿於懷,因為在舊時空他已經見過太多這樣的人了。元老院也許能夠保持一代兩代的偉光正形象,但是第三代呢?第四代呢?紅旗能一直打下去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