派出的第一二炮兵中隊裝備相當好,但是也不能忽視了一線作戰的士兵們的武器裝備,這次外籍軍團的主力武器當然是一六二八和一六二九年式步槍,士官大多裝備了卡賓槍,官兵都有裝備轉輪手槍以保證在近距離戰鬥時至少還能發射六發子彈阻滯敵人。除了步槍手槍之外,外籍軍團還裝備了大批的手榴彈,這些手榴彈采用的是卵形手榴彈外形,采用拉發式引信來進行觸發,隨著化工廠的投產,硝酸銨的產量也是與日俱增,除了化肥,苦味酸也可以進行生產,隻是因為生產者大多是知識程度不高的歸化民,因此負責的軍工部門元老們也不敢提高產量。不過好在苦味酸裝填手榴彈也不用特別多,因此分攤下來每個士兵可以分攤到四枚手榴彈,這次遠征可能會將所有的手榴彈全都送去在戰場上檢驗成果。
此外外籍軍團還裝備有重機槍,沒錯,就是一六二八式重機槍,這種重機槍因為非常沉重,每個機槍組需要五個人,其中三個人抬機槍,兩個人負責運送彈藥,當戰鬥開始時,就會分為兩組,一組兩人分別為機槍手和觀測手,剩下的三人則為供彈板裝填子彈並且送入機槍。新的一六二八機槍通過了改進,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射速,但是帶來的問題就是水溫很容易升高,尤其是戰鬥激烈的時候一箱子彈還沒打完,水箱裏的水基本上就被打完了。不過這次去的是冰天雪地的山西,溫度倒是不太麻煩,打急了往雪地裏一懟然後拔出來繼續打就是了;除了重機槍,曾經裝備給北上支隊的一六二九年式輕機槍此時也已經小規模地裝備到部隊中去,士兵們對這種輕巧的能夠突突突的機槍表示了極大的好感,這些新式輕機槍采用的是加重槍管,上麵還增加了大量的散熱片,能夠在戰鬥中保持較長時間的連續射擊而不至於損壞槍管,槍管也是可以更換的,而且這種輕機槍采用的是彈鏈,彈鏈供彈遠遠比供彈板供彈要方便很多倍,最好的地方則是這種新式機槍采用的子彈是七毫米金屬彈殼的子彈,這種子彈不僅便於保存,而且可靠性也比紙殼彈要高得多,七毫米金屬定裝彈的重量還遠不到以前老式十二毫米步槍彈重量的一半,士兵們能夠輕易地攜帶更多的子彈進行戰鬥。由於彈頭重量減輕,裝填的發射藥也要比十二毫米子彈減少很多,因此子彈的射程不僅沒有減少,反而可以增加了一百米,現在達到了五百米的準確射程,最大射程可以達到八百米。唯一的缺陷就是這種機槍零件比較多,組裝比較複雜,因此實驗性裝備數量不多,外籍軍團總共就裝備了三挺,等到了山西,還不知道會不會夠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