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零七章 夜皇上 2(1 / 3)

如果由東方港的元老們看到這一幕,怕是都會有些吃驚,原來不論是北漁零六八事件還是北上支隊遇襲事件,到頭來原來都是東廠的勢力在背後作怪,但是對於魏忠賢來說,這卻是天大的冤枉。為了更多地為皇上效力,他授權給下麵的各處東廠提督,由他們對其覺得有威脅的目標主動發起逮捕等活動。

當然,東廠的勢力並不在於這群太監的力量,而是在於大武朝的另外一股力量——錦衣衛,錦衣衛是作為皇帝直轄的軍政情報機構,不僅從事對外搜集軍情、策反敵將等工作,同時更是對下麵的群臣百官言論舉動實施偵察、逮捕、審問等行動,讓百官對他們敬畏有加,敢怒不敢言。武朝的曆任皇帝大多都有這麼一句,“廠衛乃是一家”意思就是說無論是東廠還是錦衣衛,都是皇帝親自直轄的單位,都是姓朱的,但是以往卻沒有現在這麼親密——皇帝現在都在魏忠賢的手裏了,為了得到皇帝的青睞,錦衣衛指揮使田爾耕也投身“閹黨”,但凡是不聽從魏忠賢號令的群臣,大多會被錦衣衛羅織罪名抓起來,因此即便是錦衣衛勢力遠比東廠要大,但是卻一直都在東廠的直接控製之下,成為了魏忠賢手下的旗子之一。

若是說起錦衣衛,元老們想當然地會覺得東方港和錦衣衛的關係應當不錯才對,因為錦衣衛北海千戶所千戶岑敏現在和元老院的關係算是相當和諧的。可是問題也就是在這裏,岑敏不是閹黨成員,準確的說,他其實很得魏忠賢青睞,但是他並不願意如同田爾耕一樣不惜“賣身投靠”,因此魏忠賢這才通過田爾耕將他派去北海,希望能夠讓他回心轉意。

雖然說無論是田爾耕還是岑敏,都明白魏忠賢的一片“苦心”,但是同為錦衣衛的其他千戶而言,對這個就不甚了解了,而且以岑敏被“流放”到這天涯海角的安南北海,都以為魏忠賢是要借這個機會翦除岑敏。因此上次北上支隊準備前往京師,岑敏和劉傳誌兩人各寫一封文書告知沿途官員北上支隊的行程和目的,這些文書不僅沒有達到預期效果,反而在沿途的東廠提督和錦衣衛千戶們眼裏將其看成了是反九千歲的行動。加上北漁零六八事件中十多名番子和檔頭在占城港民兵的攻擊中全部被殺死,更是將北上支隊當成了眼中釘,沿途不僅沒有對北上支隊多加關照,反而與一路尾隨而來的東廠密探們一起追擊北上支隊,最終在襄陽和新野交界處成功重創了北上支隊,如果不是飛艇來得及時,恐怕損失會更加慘重。

“秦舞揚!”魏忠賢的腦海裏忽然冒出了這個名字,他還記得不久前這個檔頭從湖北被送到京城來向自己親自報告那支從腳底板都冒著奇怪氣息的隊伍,還順帶著一起送來了不少那支隊伍使用的物品,從武器到車輛,無一不是向外散發著奇怪的氣息。“給我把不久前那個見過的檔頭秦舞揚傳過來!”

“是!”一個小太監連忙領命離開了,剩下了好幾個小太監還在那些奏章和文件中搜索有關東方港的信息。

魏忠賢慢慢回想著之前秦舞揚給自己彙報的情況,那群怪人穿著的都是一種對襟小褂——這和那些圖畫中的士兵一樣,他還送上來一些奇怪的東西,例如腰帶、肩帶、子彈盒這些東西,同時也獻上了一把奇怪的短刀,這種短刀似乎是可以裝在什麼長棍上的一般,短刀整體就好像是從一根鐵棍上切削出來的一般,在圓滾滾的刀身上開出了三條槽,但是這種刀卻又完全不像刀,尖端不僅一點兒也不鋒利,相反似乎還有些鈍。他回憶了一下,秦舞揚跟他介紹了這種奇怪短刀的用途,那群人大都有一根長棍,可以將這種短刀直接套在長棍上,就能夠當作長槍使。這種短刀看起來沒有什麼威脅,但是作戰時的效果卻與它其貌不揚的外觀截然相反,凡是被這種刺刀戳中的人,基本上很快就會失去戰鬥力倒地死亡,秦舞揚雖然不明白是什麼原因,但是卻能夠猜到和這種刀奇怪的外形有關,逃回來後他又用這種刀找了幾頭豬進行了測試。不試不知道,一試這才把秦舞揚給嚇了個半死,這種刺刀的設計可謂缺德到冒煙,隻要戳中了腹部,基本上就是重傷,傷口怪異,鮮血橫流,捂都捂不住。而且事後他也檢查過遺留在現場的那些奇怪的木棍,這些木棍大小和長短基本上完全一致,在棍子的一端都是同樣怪異的結構,這樣的結構恰巧可以和這種短刀組合起來,裝在棍尖就不會掉下來,必須要在短刀刀柄上一個小按鍵上按一下才能把短刀拆下來,也就是說之前他們在戰鬥中所遭遇的那些長矛基本上就是這樣的木棍結合短刀組合而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