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百個貝殼!”有人高聲地叫道,在蘭嶼的東麵,一片土著人的村落中,大量的土著們正在瘋狂地開價,要購買最後幾件從中國人那裏弄來的幾件工具。一個土著近乎瘋狂地舉起手裏的一塊天然硫磺大聲吼道,“我出一百斤硫磺,這最後三個鋤頭全都包圓了!”
“去,”立刻就有本地土著嗤笑出聲來,“這東西我們這裏也有很多的,一百斤隨便撿一下就出來了。”
“我這可是已經準備好了,讓人從本島運到這邊來的貨物,哪裏像你們一樣還需要到處去搜集?直接叫人在海邊搬就好了的。”那個土著漲紅了臉大聲嚷嚷道。“而且要是你們不肯賣,我們大不了就去找中國人買,他們那裏肯定還有,說不定還有武器!”
他的想法當然是天馬行空,完全不可能實現的,要知道根據元老院要求,土著能夠直接通過零售購買的,隻有農具,從鋤頭鐮刀鏟子鎬頭到鐵撬,但是任何能夠被用來直接上戰場的武器,無論是矛頭、匕首還是砍刀,想都不要想,在貨物的清單裏連帶都沒有帶。
“好吧,一百五十斤硫磺,三把鋤頭!”酋長在桌上用小巧的錘子敲了一下,大聲的說道,“能夠接受的就直接交易,不能接受的你直接去找中國人吧!”
他的話很有威懾力,要知道現在土著的土語中國人是絕對聽不懂的,能聽懂的隻有黃牛跟少數幾個皮島漂流來的武朝官軍,因此所有和中國人的交易都必須要經過酋長。即便是他們自己也許能從自己的島嶼上帶來幾個磕磕絆絆說武國官話的人來,那發音和具體意思也是跟本意相差甚遠,雙方交流上簡直就是雞同鴨講,讓雙方都痛苦不已。
酋長現在擔任了這個掮客的職務,從中國人那裏賺點,再從土著這邊賺點,沒多久就已經開始發現貨幣是個很重要的東西。土著們帶來的貨物經常是什麼樣的都有,從看起來不起眼的礦石到奴隸,從青色的香蕉到綠油油的芒果,倒是有人帶來過一大堆胡椒,可是中國人不要,因此被丟在沙灘上沒人要。這些雜亂的貨物沒有統一的價格,更沒有一般等價物進行交換,不得不開始選用最早時期附近島嶼上比較流行的貨幣——貝殼。
當然並不是海灘上隨便撿到個什麼貝殼就可以當錢花的,這貝殼必須是一種近乎圓錐形外殼的扇貝,要求很高的同時產量也極少。不過這就帶來了另外一個問題,錢不夠滿足市麵上商品的價值了。例如說之前拍賣時有人開價五百個貝殼,這句話直接就被無視了,因為整個島上流通的貝殼不過三兩千個的樣子,如果他能夠一口氣拿出五百個貝殼,那麼他基本上已經可以把半個島嶼都買下來了,何必拿來買三把鋤頭?
因此現在島嶼上的土著們大多隻能采用最原始商業模式——以物易物來進行交易,這帶來的自然是各種各樣的麻煩,存放貨物需要場地,而且高價值的交易低價值的貨物經常是手指頭大的換一堆比人還高的,雙方都嫌煩,但是現在沒辦法,隻能采用這樣的方法進行交易,否則就沒有辦法將交易持續下去了。不過現在好在中國人承諾將要在這裏建立起一個交易站,定期從東方港派來貨船進行轉運,他們還承諾將從東方港帶來貨幣進行交易,讓他們不至於采用貝殼繼續進行商業活動,但是在中國人的貨船來之前,他們還是隻能采用這種原始的方式進行商業貿易。
“好吧!一百五十斤就一百五十斤!”那個硫磺礦主立刻拍板,示意讓手下人帶著酋長的手下去接貨,很快酋長的手下便回來了,和酋長耳語了幾句,那酋長臉色頓時變得非常精彩,霎時間便從一開始的橫眉冷對轉化為現在的陽光明媚,他快速站了起來,快步小跑到了硫磺礦主的身邊低聲說道,“我這裏還有一把鏟子和六把鐮刀三根撬棍,一次打包給你,你剩下的硫磺都給我成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