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二四四二年六月二十日地球北京時間上午十時,此刻的第三夏亞時間為木星第十二光時,這是為了適應宇宙生活,人類在離開地球開始殖民地外空間後設立的一種新計時單位。
第一地球時間,主要是以地球年月日時作為宇宙參考,第二宇宙時,是以二十四光時對照地球時間刻度,而第三夏亞時間則是按照特定行星自轉一周劃分的二十時區。
木星自轉一周隻需要九時三十分鍾,被劃分成二十夏亞時,其實也就是二十多分鍾時間就是一時了。
此時一個身穿太空服的男子正開著破冰車在木衛二厚厚的冰層上切割著冰塊,在他後方則是亞夏聯邦的木衛二太空港口,而這裏的港口隻負責運送冰塊前往火星的殖民地。
破冰車的高能激光束來回切割著,在後麵的重型鏟車便將一塊塊冰取下轉入旁邊的貨櫃,裝滿後運輸車便會把貨櫃送入太空運輸艦,而這些運輸艦一次就可以搭載超過一百萬噸的冰塊,送到火星便直接投放到大氣層內溶解改造火星的濕度和大氣環境。
蕭江在這裏已經工作了整整一年時間,每十個夏亞時的工作並不勞累,而這裏的工作人員也就三十多個人,與他們相隔百裏外還有一個太空港,那是歐美聯邦的采冰工程隊,目的和亞夏聯邦一樣,都是為了太空聯合總署改造火星任務組建的。
開著破冰車在這微重力環境下顯得十分輕鬆,今的工作已經完成大半,再有兩個夏亞時,蕭江就可以回到空港的休息區,然後等三十個夏亞時,才開始下一輪工作。
這裏的工作看似很輕鬆很自在,可蕭江卻不敢有絲毫的麻痹大意,在這木衛二表麵是有一百公裏厚的冰層,可同樣在冰層之中有著不少裂隙和氣壓空間,稍不注意破冰車就會墜入裂隙之中。
在工作的一年裏,蕭江就知道歐美聯邦的三名破冰車駕駛員落入數公裏深的極寒裂隙一命嗚呼了,他是在這裏賺錢的可不是來送命的。
“嗯。”
正專注開車的蕭江忽然一腳踩住刹車,車前的激光不禁在冰麵拉出一道弧形,在後麵的鏟車司機也趕忙停住叫道:
“老蕭,你幹嘛呢?”
蕭江盯著車前數米處道:
“墩子,前麵有裂隙,你用鏟車的甩錘轟擊一下。”
蕭江著將車倒退了十幾米遠,在高高的鏟車上,一個鏈球般的東西呼啦一下便打在前方冰麵上,隻聽一陣嘩啦啦的響動,在之前破冰車前進的方向上,一層兩米厚的冰層不斷崩解形成一條十米寬千米長的蜿蜒裂隙。
被稱為墩子的人叫李墩,原本地球北棒人,他和蕭江搭檔整整一年,對蕭江的指令一向是絕對服從,不過看到前方裂隙他還是忍不住大叫道:
“擦,老蕭啊,你是長了眼還是透視啊,這一年你都躲過好幾次冰麵裂隙和地下氣壓空間了。”
蕭江笑了笑,他可沒有透視也沒有眼,可他對危險的感知卻生很敏銳,這也讓他躲過了無數次的危險,他帶著笑意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