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是雅雀無聲,但是很快,一個年輕人站了起來,真的是非常非常年輕,高遠覺得他比自己都大不了幾歲。
“我看懂了!我看懂了!”
那個年輕人手舞足蹈,他的雙手在空中揮舞,然後他喜極而泣,大聲道:“我看懂了,哈哈!如此簡單!”
那個核物理學家沒看懂,但是一個年輕人看懂了。
那位核物理學家急聲道:“你好,能給我解釋一下嗎?”
“可以,當然可以,不過你不覺得咱們該先接著往下看嗎?”
“好,好的,請問你是那個單位的?”
“數學科學院尤哲,我們一會兒交流!”
星河笑了笑,然後他的機甲隨即出現了一副很複雜的機械構圖,就像是機械圖紙,但是有點兒問題,這圖紙是三維立體的。
極為複雜,極為龐大,高遠隻是看了一眼就暈菜了。
李文在一旁發出了一聲輕響,高遠扭頭看了一眼,卻發現李文此刻淚流滿麵。
李文伸手從衣服兜裏拿出了一個手絹,擦了擦鼻子,他發現高遠在看他,於是他略帶鼻音低聲道:“現在,你知道星河的意義所在了吧,你知道為了星河所做出的犧牲的意義所在了吧?”
高遠也是低聲道:“我知道,其實我一直都知道。”
李文輕聲歎了口氣,道:“我也早就知道,可星河帶給我們的驚喜,遠遠超出了我們最樂觀的預計,我們集中了現有所有門類最頂尖的科學家,就是想或許能在某個領域能有突破,我沒想到,最迫切的需求,也是第一個需求就得到了解決,這真的太好了!”
高遠看向了星河,現在是一個工程院士在和他談了,因為物理學家是研究理論的,理論當然重要,但用來實現可控核聚變的機器或者反應堆,又或者是一整套係統,卻是需要專門的核工程師來研究了。
星河放出了第三幅圖,那是密密麻麻的文字資料。
“這是所需要的材料構成,最佳材料比,可控核聚變的難點……是如何承受極高的溫度,地球現有的材料無法實現,具體怎麼解決,需要你們自行研究了……”
可控核聚變是係統工程,不可能理論獲得了突破核工程就能馬上跟上的,就算工程結構跟上了進展,還有材料限製呢。
但是星河能給出全部解決方案,至於最後能不能實現那是人類的事情了。
所以可控核聚變也是一個能帶動地球科技整體進步的項目,從理論到結構到原材料,幾乎所有的領域都是全新的突破,重大的突破。
關於可控核聚變討論了一個時,這一個時,應該是地球人類有史以來進步最大的一個時了。
沒有星河,可能人類永遠也無法實現可控核聚變了,也無法搞清楚實現的方式,因為大蛇人來了,人類沒機會再實現了。
但是星河來了,人類就知道該怎麼做了,而且星河給的還是可控核聚變的終極形態,當然隻是星河他們研究和使用了幾千年之後的終極形態。
這一個時讓人類跨過了一千年,甚至是永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