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地毯一樣蕩漾的地麵是為‘震元波’,以地表為介質,隻要不是那種老樹紮根形,幾乎都能被掀翻,所以特別是對可移動的物體有奇效。
震元波——模防淺源性地震造成的大陸板塊斷裂,短暫釋放出巨大的能量,實際上這股能量是兩塊斷裂大陸的一次反震——有作用力就有反作力,是如是也。震元波外在是利用一顆穿地彈,然後裏麵全部裝有科學家實驗出來稱為‘跳水’(分子極不穩定,冷卻的狀態下也如滾燙一樣的開水翻滾)的物質,在穿到離目標直徑10公裏時發生爆炸:跳水迅速滲入地表以下地幔以上所有土壤當中,和一般土層當中所有物質元素有很大親和力,接著一動則百動,看似大麵積地質運動,事實上隻是每個跳水分子和土壤中元素構造的分子一次化學及物理的搭配衍展。化合加翻滾上演。
能把水打出地震的效果,也隻有水國了。不錯,一顆震元波彈正是從水國水麵艦艇停靠的兩處位置之一的,火令海峽一艘水下核潛艇發射出來。
炸彈根據水國老早就做過的‘北本大陸沿海五千公裏地質構造概要’,然後按照概要設計出來的震元波軟件發射出去。所以沿海五千公裏的陸地,水國戰艦指哪打哪也不是錯。
而這種彈之所以沒有被各國當成一種戰略威懾,也沒有被水國當成如地球一樣的原子彈、氫彈那個級別來使用,還不是殺傷力欠奉。一次震元波遭成的神似地震,倒些最偏遠地方的平民百姓房子還差不多,一些軍事設施、商業性的重要辦公寫字大樓,不過是如新聞報道的,哪裏發生了地震,然後哪裏哪裏略有震感亦擇震感強烈,具體倒塌壓物和壓壞人,十顆震元波彈在那棟大樓的地基下爆炸還差不多,即使這樣,也隻倒了那棟樓且還留有人充分跑出樓的時間。
比雞肋好像還雞肋一些!更好的方式是用於意識形態。比如‘攻擊不意,出其不備’什麼的,先皇陵園的近一千人就被出其不意了,而暮光,很可能就要被攻其不備再給撂倒,再活捉。
五月花國和火國始終在以正麵對抗的方式進行交火,看似人數多、力量強的五百水軍站在旁邊做壁上觀一樣。其實不然!狡猾的水軍不會做壁上觀,從軍部給他們下達‘不成功,就不用回來’的命令就知道,舉國至少軍部裏麵的水軍都是狠角色,他們一直在等,等震元波彈爆炸,等暮光心理防備放鬆。
此外,還有個有趣的一點,四國四股力量,水國500多人比之“東家”自治金國軍士還要多上一倍還多,這當然是指先皇陵園內的各國人數對比,而,穹籠燃燒氧氣造成大麵積缺氧,兩千人死一半,水國海軍陸戰隊人員卻是五百全部尚寸,無一人死亡。
從這裏就可以看出,陰謀很重,卻又看不出來金國和水國有什麼物質交換,比如批量輸送一批氧氣罩啊,沒有,陰謀到底又在哪裏。
然,什麼都沒有,當然是自做準備,海水當中也是有氧氣的,不然裏麵那眾多的魚咋活,要水國人聰明吧他還是很聰明,秘訣就出現在他們軍帽裏——能隨時放出一些水霧,這層水霧甚至透明的都看不見,實際上是在從水中透釋出去氧氣,給陸戰隊士兵用。
不是每個軍帽裏麵都有‘透氧水機’,而帶與不帶得具有那種先知的能力才能做到,水軍眾人當然都不是先知,結果,自然是有人告密。告密的原因,此處先暫且不提。
……
回到水軍兩個陸戰隊士兵不顧缺氧環境強行靠近暮光。
兩個人用常用的摔跤動作一左一右挾住他,然則是沒用多少力的,地麵仍如水波如地毯一樣翻滾,水軍海軍陸戰隊兩位成員則雙手做橢圓狀,就如用簍子接那樹上直線掉下的果實一樣,很輕鬆的把暮光“接”到了各自懷內。
千想萬想,暮光也沒想到地麵會這樣的運動,終其原因,就是暮光參加戰爭的經驗等於零的緣故。原則上來,包括先皇陵園探秘金舟號任務,都不算是一場真正意義上的戰爭,金鬥山清障任務他並沒有打完還是模擬,就是進入了一場聲色俱全高仿真的場景遊戲,和真實戰爭差別很大,不能相提並論。
不免要問,那戰爭又是什麼……?戰爭是人的基數要相當於一國軍隊總人數的三分之一,時間因為參戰人數眾多一般耗時月餘以上,裝備上是所有各種衝突中武器種類最齊全的,如此,才算一場標準戰爭。而參戰中的人至少參與到了此次戰爭過程中的大部分戰事,如此才能稱一個人經曆了一場戰爭。
有一句話‘再經驗的才也沒有一個有實踐經驗的人厲害’,當然,這句話隻是哈銀學院的院長晨星的,火星上的名人名言,可見,的非常有道理!因為,有實踐經驗的人切實知道事物發展的所有環節,而不是基於猜測,那種用才賦指路的大多是基於猜測,然即使這種猜測可信度高的驚人,終究不能當一種規律,當已發生過還會再發生的程序事實。
不過也有一句話叫做‘在挫敗中崛起,在失敗中成長’,暮光現在就在漸漸完成此過程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