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9章 要想富,先修路(1 / 2)

“這路寬度不達標吧?”車上,宗冥看著勉強夠一輛車開過的水泥鋪裝路麵問道。

“嗨,能修到這樣已經不錯了,再往前點水泥路都沒了。”坐在副駕駛位的當地鄉領導,“畢竟陳坪地方實在太偏遠了,修這條路雖然大頭由財政撥款,但一部分沙石還得當地人出。路一長,消耗的沙石、混凝土就要的多,當地人舍不得,就提出縮減路的寬度。”

“這樣的路別泊車了,稍微寬點的車一輛過都夠嗆。”宗冥皺眉頭道,“國家規定的鄉道寬度標準是多少來著?5米?這估計連4米都不到。”

“標準是標準,也要結合地方實際嘛。”鄉領導道,“要想富先修路這話是沒錯,可對陳坪的村民來,光是修這路都修不起,還沒等致富呢就要因修這條路陷入赤貧。”

“村民們意見很大,咱們當局也沒辦法啊,隻好商量著縮減寬度了,反正這村窮成這樣也基本上不存在要泊車的情況。”

“陳坪村的人平時外出一般坐什麼交通工具?”

“摩托車啊,就這兩輪的玩意全村也就那麼幾台。一般不趕時間的話都是走路到那前邊路口,再搭麵包車,那樣比較劃算。老實,我也是大山裏出來的,但我第一次去這村調研時還是吃了一驚,這都什麼年代了,村裏還有住茅草房的!”一個扶貧幹部訴苦水道。

“這都8102年了,還有住茅草房的?”宗冥表示很驚訝。

“什麼?你多少年?我咋沒聽懂。”這個扶貧幹部不清楚現在網上流行的梗。

“宗同誌是,這都太平盛世了,華夏都要朝著發達國家邁進了,怎麼還有這麼窮的人家?”一個年輕的扶貧幹部“翻譯”道。

“我是搞不懂你們年輕饒東西,反正我隻知道,隻要華夏一日還有住茅草房的居民存在,就不可能達到“發達國家”這一目標。哪怕被評上了發達國家的稱號我也不承認!”該扶貧幹部倒是有點“憤青”的潛力。

“得了吧,你承不承認又不重要”旁邊人取笑道,“不過你這話的,我還是挺讚同的。”

在談侃地中,車終於開到了水泥路的盡頭。

“嘿,到了這地段村裏倒是願意出沙石了,這路鋪的比水泥路寬多了吧。”剛剛那位憂國憂民的扶貧幹部道。

“這就是愚民思想啊,放著當局援助的好路不修,非得自己搞,有這些沙石,都夠前麵的水泥路加寬一兩米了吧。”某個扶貧幹部感慨道,“同誌們,看來我們的工作很艱巨啊!要想扶貧工作順利完成,還得從轉變思想入手!”

“這是典型的農思想啊,放在如今的時代是肯定要不得的,若不盡快轉變思想,哪裏跟得上時代經濟發展的大趨勢?”又一名扶貧幹部嚴肅的道。

宗冥:???所以這些人是怎麼透過現象看出本質的?僅僅憑著一條路就得出這麼多結論,怪不得當基層幹部呢——身居高位者思考問題從統籌全局入手,占了上帝視角;隻有職位不夠高的才死摳細節。

作為spc的正式專員,從戰略角度看地形是宗冥應當掌握的基本“戰術視角”。

他看不出什麼“農思想”、“愚民思想”,他隻能分析出一點:路修成這樣,易進不易出。

車開進來容易,前麵一直走的水泥鋪裝路麵,後麵才開進沙石路;而要想出村,必須開完沙石路才能到狹窄的水泥路……這時候隻要路上出現一點“塞車”的情況,就被攔在那動彈不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