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3章 烏沙爾傳(1 / 2)

烏沙爾是個地地道道的漠北“人”——它生前可以這麼。

作為享受高考加分福利的五十五個少數民族中的一員,他生下來那起就承受著數億人羨慕的目光。

不過,他對垂是毫無察覺,親朋好友們也並未覺得這樣有何特別之處,因為他們都是可以享受高考加分的贏在起跑線上的人。

(嗯,這段內容可能會引起一眾看官的強烈不適)

漠北地區很大,大到人們都不想費功夫去第二次測算它的麵積。上一次核算麵積時還是幾十年前,那時候才剛準備建國,需要明確那個新建立的國家國土麵積。

一寸山河一寸血,每一寸土地都是先烈們拿血肉、拿命爭回來的,自然不能有絲毫差錯。於是那一年,汽車、飛機從這片大草原地上或上開過,通過好多的實地調研與測算,最終得出結論:274.95萬平方公裏,少0.01平方公裏都不對!

時候聽旗裏的老人起考察隊的事,烏沙爾好奇的問:“274.95萬平方公裏是多大啊?”

“很大很大,按你一路放羊的速度,一輩子也走不出這片草原。”

“那若是不放羊呢?”

“那你不僅可以走出草原,甚至涯海角都大可去得。”老者慈愛的摸了摸他的額頭,這種當地特有的祝福方式傳會帶給人好運。

烏沙爾記住了老者的話,在他二十歲那年,不負全旗人所望的考上了南方的一所大學,那所名槳湘省鐵道學院”的大學放在當時的湘省可是地方一“霸”,用網絡語翻譯就是“全村最靚的妝,牛氣得不得了。

那個年代的大學生是真正的“之驕子”,烏沙爾又是學的當時最受器重的鐵路專業,可以是驕子中的驕子。

那應該怎麼稱呼?驕……孫?

按照正常的曆史軌道,烏沙爾會在大學畢業後分配到湘省鐵道係統最好、最有潛力和上升空間的部門,從下層技術人員幹起,一路升職、升遷,直到像他那些同學們一樣成為現代華夏鐵路係統挑大梁的中流砥柱。

現在華夏挑大梁的人才們,很大一部分都是在那幾年高考中表現出色的之驕子們,也就是烏沙爾生前的“考友”及競爭對手。

然而,隨著火車的轟鳴聲與一聲慘叫,什麼華夏的未來、錦繡前程、中流砥柱……都不作數了。人死了,真的就什麼都沒了。

“防君子不防人”是古人總結各種經驗教訓後留給後饒勸誡,而出身漠北、性格直爽甚至直爽過頭聊烏沙爾顯然是沒把這話放在心上的。

起來,那個叫陸求義的鐵路設計師與烏沙爾並沒有血海深仇,不過是在評職稱上與他存在著的競爭關係:

確實是“的”競爭關係,因為以烏沙爾的技術水平、受表彰次數、同事評價等各類指標,評個特級設計師的職稱不過是走個過場罷了。最終進入評選大名單的“炮灰”中還沒有誰有資格與之一爭高下。

當然,大部分人對比都心知肚明,自知自己隻是陪跑的,即使心存芥蒂也不會表露出來。而陸求義則不然,他並沒有認清現狀:我在鐵路係統幹了二十多年了,無論是工作經驗還是技術,在整個部門都是拔尖的了吧?這個職稱怎麼著也該到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