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1章 萬年不老鬆鬆脂(1 / 2)

萬年不老鬆,聽名字就知道是什麼品種了:鬆樹嘛,還是特別能活的那種。而萬年不老鬆的鬆脂,也很好理解。

隻是,一般而言能活到這個年歲的鬆樹哪棵不是當國寶寵著、護著的?居然還讓采集鬆脂?!就不怕采著采著樹死了麼?

想想800+樹齡的黃山迎客鬆、想想號稱“下第一鬆”的1400+樹齡的鳳凰鬆,它們都是被被稱作國寶的植物,也是極少數在地位上能跟“滾滾”較勁的個體。

甚至可以它們在華夏地位比“滾滾”還高一點:這倆都是個體,全下就那麼一棵迎客鬆,也就那麼一棵鳳凰鬆,但“滾滾”卻有幾千隻,稀有度還比不過這倆。

而且,它們都是配有專門的警衛持槍站崗守衛安全的,國內的滾滾還享受不到這個待遇。(國外就另當別論了)由此可見,這倆是真正意義上的國寶,若是死了就再也找不到“下家”了。

八百年的鬆樹已經是世間罕有了,一千年出頭的鬆樹更是稱得上“下第一”,那萬年的不老鬆……又該當何論?

非植物類生物,隻要是活過了一千歲,哪怕悟性再差也早該成精了,而且一成精肯定就是了不得的存在。成精隻是一個統稱,就像是某遊戲到了一定級別可以轉變職業那樣,成精者也有妖、魔、鬼、怪等多種“職業”可以選擇。

而植物類生命因為自帶“活的久”屬性,成精的難度是其它生命的十倍:它們要千年,那咱就算萬年好了。

管它什麼植物,能活到萬年,總該成精了,然而萬年不老鬆卻是個例外——它的理論壽命是十萬年+,按照人類的年齡劃分法,一萬歲的它還處於“兒童”階段。(?_?)

都“千年王八萬年龜”,這是誇大其詞的法,然而“不老鬆”卻是實打實的不老——古往今來還沒有誰能活到它老的那個時候。

從華夏文明誕生起,那些不老鬆就已經生長在某處秘境了,幾千年來的休養生息、國家征戰、改朝換代……熬死了一代又一代的人,它們依然堅挺,而且完全沒有要衰老的意思。

這不由得讓人想到了“上一人間一年”的傳,以為這些長壽得不講道理的鬆樹是上的產物。因此,“不老鬆”也稱“鬆”、“仙鬆”。

不過前文已經提到過,並沒影庭”、“仙人”之類的存在,所以這些不老鬆真的就是如此能活!就是它們強行拉高了鬆科、鬆屬植物的平均壽命!

普通的鬆樹要想從它身上榨取經濟價值,人們首先想到的就是鬆脂——這玩意是具有藥用價值的。

《綱目拾遺》記載道:“治瘡疥久遠不愈,百藥不效,以此油新浴後擦之,或加白礬末少許和擦,更妙。”翻譯出來就是鬆脂有溶石、解毒、氣道鬆弛等作用。

不老鬆的鬆脂當然不至於與“凡夫俗子”等同,何況還是萬年不老鬆,它的鬆脂怎麼著也得有點附加效果:隱匿。

為何萬年不老鬆如此稀英如此寶貴,卻能從人類文明誕生前一直活到現在?就沒有誰打過它們的主意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