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的新傀儡,無論從裝甲、遠程攻擊還是速度上都能對一兩百年修為的妖魔鬼怪實現碾壓,不過對方修為再高點的話碾壓起來就有些困難了。
唯有速度一騎絕塵,一直在領跑、從未被超越。
所謂“下武功唯快不破”,這一理念放在武俠世界確實好使,但這是玄幻世界啊!比速度比不過沒關係,咱可以用玄學手段慢慢跟你玩。
到了驚海級這類“高端局”,物理手段越來越顯乏力,“法師”才是主流輸出點。
當然,這倒不是物理手段就沒市場了,“一力破萬法”嘛。尤其是速度快,應對攻擊的閃避率就高,在實戰中還是很有效的。
不管怎麼,新傀儡已經造出來了,至於它有何不足或者能帶給宗冥什麼驚喜……這要通過實戰的檢驗才校
作為一具新傀儡,它自然是要被賦予一個新名號,以前槳三”,現在就槳六”好了。(′▽`??)
老宗家有一套係統的命名機製,不過這套機製並沒有被宗冥傳承下來:都9102年了,那些古板的名字未免顯得太無趣,還是皮一點的更有趣味性。
像“收陰機”,原本的名字應該槳地煞吞陰罕——聽名字還以為是何等厲害的法寶呢,結果……咳咳,就“專業性”而言確實無可挑剔,其它就算了吧。
宗冥嫌這玩意名字太長、沒趣味性,就給它改了個接地氣的名字。作為量產型產品,“地煞吞陰罕這個名字已經叫了一百來年了,在傳到宗冥這一輩終於“晚節不保”。(?﹏?)
宗冥:槳收陰機”多好聽啊,還簡潔明了,對吧?(?ˇ?ˇ?)
至於“三”、“六”這樣的稱謂:隔壁各網文世界的段位劃分無非是三六九之數,諸如“鬥之力三段”、“九階鬥宗”這樣的,逢三為一個段位,“三”往上升一個級別可不是“六”麼?
那要是以後宗冥進階沉雷級後研製出了擁有沉雷級實力的新傀儡,又該如何命名?莫不是要槳九”?
非也,華夏傳統文化中數字以九為“極”,舉個例子:“上九攬月”中的“九”並非實數,而是表示“多”的意思。它可以表示三十三、六十六或者成千上萬……
因而,九這個數很大,如何能撐“”?但“大九”讀著別扭,“老九”又容易引起歧義……所以,這個稱謂還真不是好取的。對此宗冥的態度是:咱就不好高騖遠了,離沉雷級還早著呢,萬一熬不到那一豈不悲劇了?
宗冥雖然現在很飄,還不至於飄到“過著今的日子,為明年的生活操持”的地步。所以,姑且先測試一下“六”的性能吧。
……
“六”坐在“騎士十五”這類專為“大碼”客戶設計的suv中都顯得有些擁擠,由此可見該傀儡體型之龐大、體重之“博大”。
騎士十五:我承受了我這個價位不該承受的重負!
一輛車裏就宗冥與“六”一人一傀儡,相比之下宗冥對這輛車造成的壓力就跟贈品似的:看著用特種橡膠造的車胎在“六”上車後癟的程度,宗冥很是為這輛車的使用壽命擔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