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4章 文學基礎不紮實的後果(1 / 2)

“一百多年前就沒有皇帝這個職業了。”黃熙補充道。

“沒有皇帝,那這個國家由誰來管?”“大叔”又問。

“人民。”黃熙想到了自己高中引以為豪的政治一科成績,可惜文理分科的時候,最終還是選了理科,不然……

“現在是人民當家做主的時代了,所有封建糟粕都將被剔除。”

“人民……有意思。”神秘大叔思索了一下,笑了。“看來我沉睡的這段日子裏發生了不少事啊。”

黃熙:我什麼來著?我就猜到了這是位活了很長歲月的古人吧!

“不知前輩您沉睡之前是什麼朝代?”黃熙恭敬的問道,他的接受能力很強,自覺地用上了“朝代紀年法”。

“哦,我記得我沉睡那年正好是道光元年。”“大叔”的眼神突然變得深邃:“想不到咱一覺醒來,這都滄海桑田了。”

“以往睡一覺起來頂多改朝換代,這回倒好,日月換新了。”此公不無感慨地道,黃熙這時候自然不敢接話:老前輩玩回憶殺呢,閑雜熱怎麼敢插嘴?不想活了啊?

黃熙到底不是文化人,他讀的是某類機械製造專業,標準的工科男,對詩詞歌賦一類的東西自然不比宗冥這樣的專業人士了解更深,因而也就沒有察覺出不對的地方。

“日月換新”這句可並非古詩,這句話出自一首膾炙人口的近代詩(嚴格按時間來劃分應該算現代詩),至於作者,就是這個回家的開國領導人。

而這個神秘人是怎麼的?他他沉睡那年是道光元年,絕大多數人對這一年沒有清楚的概念——事實上,除非是對曆法有一定研究的,否則應該都不清楚這到底是哪年。

舉個例子吧,華夏近代史的開端“第一次鴉片戰爭”自道光二十年伊始,這一年按西曆是1840年……發現問題了嗎?按時間來推算,神秘人所的自己開始沉睡的時間是1821年,而華夏近代是二十年之後才開始算起的,他所謂的“沉睡那年”還處於“古代”。

所以,一個自稱從古代就開始沉睡、一覺睡醒後不知如今是何朝代的“休眠者”是如何知曉且運用近現代的詩篇名句“敢叫日月換新。”的?莫非他中途睡到一半睡不著了還出去溜達了一圈?

若是如此,他又為何要問朝代這個問題?這句詩誕生的那個年代末代皇帝也已經退位好幾十年了啊!

真相隻有一個,他在謊。

至於他為何要謊?又是抱著什麼目的謊?這就不得而知了。

總之——都學好數理化,走遍下都不怕。學好數理化的同時,文學常識也不能丟啊,至少一些簡單的基礎的詩詞歌賦還是要有所了解的對吧?這樣跟別人聊時就能顯得自己很有文化的樣子了。(?ˇ?ˇ?)

黃熙沒發現破綻,他的文學常識水平也不容許他發現這個破綻。何況他確實從這位“大叔”這見識了超凡的能力,再加上受其恩惠先入為主的將他戴上了“樂於助人老前輩”的帽子……被忽悠瘸了也是可以理解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