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3章 大雪封山(1 / 2)

如果把華夏帝都、魔都等特大城市的經濟發展情況定為華夏當代經濟發展的標杆,那其他的省會城市就是幾年前乃至十年前的水平。

那麼二線、三線城市呢?大概是十多年前的水平吧。根據這個標準來看,富坪村……應該是改革開放前十五年的水平。

那是怎樣一個時代?那是個混亂的時代,混亂成了全華夏社會的“主旋律”。至於到底混亂到了什麼程度——很多現代人依舊不願意發掘那一段時期的曆史,生怕再一次引出混亂來。

和平才有好生活、動亂的環境中很少有人可以安然無恙,這是常識。而那個時期的富坪村就陷入那極致混亂的狀態,以至於道德、親情、倫理都被拋棄了,生存成了唯一的追求。

到底還是因為缺糧食啊!要不是氣預報沒有提前報道、要不是冰災把進出村子唯一的路給封死了、要不是通信設備失去了作用……那一係列人間慘劇也不至於發生。

那應該是華夏有史以來記載的冰災中最嚴重的幾場之一,即使是冰河時代還未完全退出“氣候史”舞台的古代,似乎也未曾發生過幾起比這還嚴重的冰災:

鄉道上結了半尺來厚的冰,就跟東三省最北端那疙瘩嚴寒季節被冰封的湖麵似的,來多少人穿著溜冰鞋在上麵螺旋走位、做一整套男(女)花滑動作都不會讓厚實的冰麵開出一道縫。

這樣的冰麵倒是適合一種交通工具:雪橇。不過村民們可不像遊戲裏的角色那樣什麼樣的交通工具都能駕馭,開的多了還能搞出各種特技動作來……

南方人,何嚐見過這種鬼氣?!

指望南方的村子裏有雪橇,還不如指望屋子裏裝了暖氣片來的靠譜。(′-﹏-`;)

縱使是再未雨綢繆者,也不可能考慮到這種“罰”式的極端氣,所以當大雪封山、“大冰壓鏡”時,村民們平時賴以進出村子的交通工具摩托車全成了擺設。

甭在這種路麵上行駛了(還全是山路),哪怕加裝三層防滑鏈都不好使!何況村裏的交通工具最高檔次也就是摩托車這檔了,有沒有配備防滑鏈還真不好……

就算是得過世界魔托車越野大賽最高獎項的頂尖車手碰上這種“地圖”也得發愁,何況他能不能打著火還是兩呢。(-ι_-)

究竟是什麼樣的溫度才能讓地麵結出半尺厚的冰?南方的童鞋表示見識淺薄猜不透。想來……應該是極寒的吧?

受這種極端氣影響的自然不會是部分地區,事實上,當時大半個華南地區都遭受了前所未有的冰災考驗,隻是富坪村的格外嚴重一些罷了。

所以,一些知情人士將富坪村發生的一係列反倫理慘案歸咎於救援人員無法及時趕到、錯過了救援時間。其實,這個鍋——該背還是要背,推脫不掉的。

不過要是問一句“那些負責救援的人,你們的良心不會痛嗎?這可是好幾條人命啊!因為你們的疏忽,沒了!”那得到的回複應該是“我們對此相當內疚,但良心痛還談不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