倪熊富這種行為放在半個世紀以前,性質是極其惡劣的:
薅社會主義羊毛談不上,投機倒把的罪名倒是可以落實,以當時的量刑標準,最高可判死刑!
大家都餓著,你偷偷開灶?這像話嗎?現在不比以前一起吃大鍋飯還要按勞分配,至少在冰災過完前是不要勞作的,光吃就校所以見者有份——你丫就交了三筒米上來,跟大家一起吃現成的也就罷了,回去還加餐?!
這也是富坪村的村民不關注娛樂新聞:村裏也就年輕人用著智能手機,其他人獲取資訊都靠看電視(主要是央視),而央視是不會播報花邊新聞的。
若是他們看娛樂板塊新聞的話,就會了解到網上鬧得沸沸揚揚的某範姓女星偷稅漏稅事件,然後就會發現:倪熊富這貨怎麼跟姓範的玩的同一套路?
明星偷稅漏稅如何操作?搞“陰陽合同”:比如寫一份五百萬的片酬合同,附帶一份五千萬的真實合同。前一份報上稅務部門,該收多少稅隨便收,剩下的以及那五千萬通通歸自己所迎…
而倪熊富家裏的餘量肯定不隻七八筒,他在村支書家裏開會時就故意隻有這麼點了,到了交糧食時又故意隻交三筒上去。這樣一來,要是被人問起實在瞞不過,大不了再交一些湊個七筒,家裏剩餘的絕大部分都保住了——因為他已經給大家施展過心理暗示了:這人家裏確實隻有七八筒米啊!
這種行為隻能是聰明,平時有的人看破不破,不跟你計較,但到了關鍵時刻,想瞞住是不可能的。
就像範某偷稅漏稅,她身邊人、合作夥伴肯定知道,不過為了這“點”事也犯不著得罪她,都一致保持沉默。因為嚴格來這些人也是屬於既得利益者,跟她是一丘之貉。
而倪熊富這事又不一樣,嚴重性比範某偷稅漏稅要嚴重得多!(並非巨額偷稅漏稅的行為不比“投機倒把罪”嚴重,而是後者牽扯到人命,在哪個年代“人命關”都不是一句空話。)
如果是平時,村支書就當作不知情,這事就過去了。然而這回不行:要是讓其他村民得知自己把家裏的糧食統統上交了,倪熊富這貨不僅交的少,家裏還有餘糧……結果會怎麼樣?當然是引起公憤。
在這種緊急關頭,一個人引發公憤會怎麼樣?村支書絲毫不懷疑他無法獲得“善終”:少一個人就少了一張嘴,每人每分到的食物也會多一點。
哦,對了,倪熊富是他們家當家的,他若是沒了,他老婆、一個還沒嫁出去的女兒、一個還沒讀初中的兒子……會落得個什麼結果也就不用了。
在這種情況下,“吃絕戶”似乎是合情合理的。Σ(°△°|||)︴
見多識廣的老支書甚至能想到那個場景:餓著肚子的、憤怒的村民們粗暴的挖開一個田鼠窩,露出裏麵堆積著的、數以鬥計的稻穀。人群中發出了歡呼聲,就像舊時候打倒地主時慶祝的那樣。
這時候,這些糧食的“主人”田鼠出現了,它拚命護著這堆賴以過冬的稻穀,以警告式的目光盯著麵前的兩腳獸,心髒跳的很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