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殺身成仁?不會讓你這麼搞滴,這根本不是英雄表現,而是無意義的犧牲。
能活著為什麼不呢?又不像投敵的叛徒那樣活著——這種叫苟活,保隊長完全可以挺直腰杆、氣宇軒昂的跟著宗冥出去,迎接最好的醫療服務以及大家的鮮花和掌聲。(如果花粉過敏的話就算了)
我為國家流過血!我為組織拚過命!我為未來人類的移民開過路!我邁出了影響世界的一大步!……如此這般想不就好了?
其實一開始保隊長就是抱著必死的決心參加的這項探索任務,他壓根就沒想到自己能活著出來。在看到那張吞下“白鼠二號”的血盆大口後,這種想法得到了加固。
人固有一死,或重於泰山或輕於鴻毛。保隊長想要重於泰山的那種死法:既然自知這是個有死無生的任務,何不讓自己犧牲的壯烈一點呢?
他是武警隊的領導,又有著豐富的帶隊出任務經驗,對spc的事了解的自然比蔡研這些戰士們多。緊急招募探索隊員、用一的時間完成所有培訓、事先要求簽署保密協議……這些意味著什麼他很清楚。
既然一開始他就知道這是個送死任務還報了名,可想而知他的心態了。突然發現自己不會死時作何反應?別的戰友都是喜極而泣、歡呼雀躍,他的反應是懵圈——因計劃被打亂而出現的自然反應。
本來咱都打算慷慨赴死了,你突然告訴我當不成烈士了?不聽不聽,我不聽!我要留在這,我要陪那些已經犧牲的夥子們一起去!
以上就是保隊長內心的真實寫照了。
宗冥要是知道了,肯定會嗤之以鼻:這跟儒家鼓吹的那些麵臨必敗之局、自殺“報國”的“行為藝術家”有何區別?
活人往往比死人有價值得多,尤其是這種具有專業技能的“教頭”,換做是哪個有大局觀的人也不至於讓他留下送死:本來一不留神讓你參加了探索隊就挺後悔了,好不容易撿回一條命還要去送?滾你丫的吧!
當然,不理解歸不理解,他對這人還是很尊重的:倘若自己是個普通人,能否做出這樣的壯舉?答案是否定的,君不見自己的本體還在安全區待著呢嘛!保隊長就是壯士,不容反駁,壯士是值得尊重的!
其實,我們看影視劇就可以察覺到古代與近代軍伍在“犧牲”問題上的差異了:
古代:“你快走!”“不,要死一起死!”“好兄弟!那就幹他涼的,殺一個夠本,殺兩個賺一個!”“殺!”……
現代:“我走不掉了,你快走!”“不,我們一起走!”“不要做無謂的犧牲!你死了誰給我報仇去?以後多殺幾個**就當祭奠我啦!”“……那行,你多保重!”(話者忍淚而退)
能古代軍伍兄弟情比現代更深厚麼?當然不能,隻能現代的比古代更理智,更懂得保存有生力量的重要性。換而言之,現代人會權衡值與不值的關係,而讓保隊長留下送死——肯定是不值的!
本來宗冥是想直接把他打暈的,還不待六動手呢,機靈的蔡研同誌就幫他幹了。
打暈和尻(kao)暈,前者是正統的稱謂,後者是通俗化的稱謂,意思是差不多的,放在這裏無非是明蔡研是正統的湘省人而已。╮(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