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從曆史層麵來分析就可以看出龍亥山妖族覆滅的必然性了。
想想明清易代之際,晚明王朝被打得潰不成軍、老早就滅亡了,而鄭氏家族領導的寶島政權卻一直在從事反清複明的鬥爭,直到很多年後寶島才被納入滿清的統治疆域。
為何反清政權能堅守這麼久呢?因為寶島與大陸隔著一個海峽,滿清陸軍過不來,至於海軍——鄭家就是搞航海出身的,滿清能打得過他們才怪呢。
話回來,“鄭”這個姓氏似乎生就自帶“航海”屬性點+10的種族賦:比如著名的“三寶太監”鄭和,七次帶著武裝艦隊(當時他們所襯海船要論排水量,自稱世界第二沒誰敢稱第一)下西洋,威震全球;比如從“海上馬車夫”那裏收複寶島的民族英雄鄭成功,又是一海上梟雄;再比如鄭成功的父親,縱橫一時的大海盜“鄭芝龍”,又是一位民族英雄:
鄭芝龍此人風評並不好,因為是海盜的緣故,沒少受抹黑。但這些並不能抹殺他的功績:料羅灣海戰,就是他徹底打崩了西方殖民者!
值得一提的是,慘敗的對象也是“海上馬車夫”(似乎這父子倆就跟海上馬車夫幹上了),這場海戰的規模絲毫不亞於“鴉片戰爭”,也是華夏融一次在海上大敗西方海軍的戰役……怎一個揚眉吐氣撩!
由此觀之,鄭成功應該是傳承了其父的“民族英雄”基因的。(*σ′?`)σ
總之,華夏航海史中,鄭姓絕對是大姓!
因為有優秀的航海基因,所以鄭氏政權才能跟滿清抗爭那麼多年:開玩笑,你陸軍夠不著我,海軍又打不過我,空軍——這時候飛機還沒發明出來呢,你憑什麼跟我鬥?!
於是,後人由疵出結論:前朝的遺民想與新政權抗爭到底的話,就隻有偏居一隅、保持低調了。除非像鄭氏政權那樣在防禦方麵屬性點點滿了,否則不建議太過囂張。
顯然孔雀穀的地理位置是很滿足這個條件的:雖然不是遠居海外,但有邊境地區這層特殊意義在,也不怕人族大動幹戈。何況,就目前看來雙方的關係還挺不錯的……
而龍亥山相較之下生存環境就惡劣多了:地處華夏腹地,北接豫省、南接湘省、東接徽省、西接渝省,西北和東南還分別連著陝省和贛省……四麵八方都是人族屬地,一旦決定攻打這裏,分分鍾就有本省的超凡者加上六個省份的援軍趕到!
若是放在古代軍事家眼裏,這種地方的軍事目標就是送給他,他也不願意占領:這不是白白浪費兵力麼?
當然,現代科技已經基本上解決了這類戰略要地的問題,不過對統一的國家而言,在腹地駐軍也確實意義不大,大多數部隊都駐紮在邊境地區呢。
戰略家、軍事家不看好這地方,修煉者、異類生命們可喜歡呢:綠化這麼好的地方,靈氣一定特別充裕!
龍亥山妖族就這樣一麵享受著充裕的靈氣帶來的幸福,一麵為人族以及其它妖魔鬼怪的覬覦提心吊膽著,不過這種提心吊膽的日子要不了多久就會結束:spc已經忍不了它了!這個妖族勢力最近是越來越不安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