宗閻肯定是不會到異世界去的,既然已經知道了自己“魚”的身份,好好想想如何才能不引起捕魚饒注意才是正途。
一旦讓“魚塘主”發現了他這條超級大魚的存在,就會立即收網,到時候地球上生靈塗炭、無論是人族還是各異類生命種族都將陷入絕境……
倘若一個養殖戶的魚塘裏出現了肉食性魚類,沒有及時發現的話,到了捕撈季魚塘主的收成就會相當慘淡。而倘若魚塘裏出現了體型大到一口下去幾乎能吞下一個饒大魚,那無論該魚究竟是草食性還是肉食性,都會被認定為肉食性品種並立即放水收網。
魚塘主的目的是追求更豐厚的經濟效益,而超級大魚和肉食性魚類的存在無疑是阻礙了他實現這一目標,因而一旦發現了就要從源頭上治理——就算是“魚苗”們還沒長大也顧不上了!
從這個角度而言,“大魚”的存在似乎是百害而無一利的:隻要它存在,魚們就要跟著一起遭殃。???(?????_?????)???
倘若魚塘主一直沒發現大魚的存在,那魚塘裏的魚蝦們就要淪為它的食物,塘裏的魚個體數量會減少;倘若魚塘主發現了它的存在,那其就會直接放幹魚塘的水,整個魚塘裏的動物們都將迎來滅頂之災……這樣一思路就清晰了:“大魚”就是毒瘤!是瘟疫、帶來災難的不祥之物!隻要塘裏沒有這玩意,大家都能生活的很舒適!(手動滑稽)
這樣想貌似邏輯關係是行得通的,如果忽略“大魚”存在的意義的話:
想當初,在愚昧的封建社會傳統華夏人心目中,革命黨人都是毒瘤、是反社會的恐怖分子。他們把革命黨人視為“大魚”,恨不得除之而後快,而落後腐朽的滿清政權對其更是恨不得生啖其肉、用吃生魚片那樣的吃法……
如果滿清政府是魚塘主的話,受封建落後而腐朽思想控製的民眾就是魚塘裏的魚蝦。他們一方麵安於現狀、對自己處於“魚塘主”壓迫下的苦惱充耳不聞;一方麵又極端仇視革命,視其為洪水猛獸。
殊不知,隻有情況夠亂的時候,困在魚塘裏的魚才有機會自由。洪水猛獸對人而言是災難,對魚塘裏的生物而言未嚐不是一大機緣。想想每次發洪水時養殖戶經濟損失多麼多麼巨大,一切都明了咯。
顯然,在當時的社會環境下革命黨人就是“大魚”,不管“魚塘主”多痛恨這種生物,他們一直在潛伏、在積蓄力量等待破塘而出的機會。至於那些魚蝦們的仇視——很重要麼?對他們有很大影響麼?食物鏈低層生物能幹嘛?隻不過是“無能狂怒”爾。╮(??ω??)╭
而革命者的勝利無疑是為其反抗精神樹立了榜樣,受此影響,以前用作貶義詞的“蚍蜉撼樹”結合起該語境來也多了些不同凡響的意思……
所以,宗閻等“大魚”就要做反抗魚塘主的先鋒,要以一場“決堤之戰”為地球生命贏得真正的自由!
……
當然,作為“魚塘”的主人,魚塘主毫無疑問的擁有對魚塘裏生物的處置權,閑的沒事去釣個魚、放鬆放鬆身心簡直是再正常不過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