蟾蜍,也叫蛤蟆(蟆單獨讀má),兩棲動物,體表有許多疙瘩,內有毒腺,俗稱癩蛤蟆、癩刺、癩疙寶……作為“五毒”之一,它在華夏的名聲是非常響亮的,而且肯定不是什麼好名聲就是了。
正因如此,這隻百年級蛤蟆精才是大妖,倘若是青蛙精,指不定就被當成靈獸了。╮(??ω??)╭
同樣都是脊索動物門、兩棲綱、無尾目生物,憑什麼多了一身癩皮就成了“五毒”之一了呢?詹餘表示很費解、完全無法理解這種分類。正因如此,它選擇了報複——很多作惡的異類生命不是一開始就想作惡的,而是在受到了不公正的待遇後自暴自棄、報複心作祟而為之。
按照人類的劃分,對人類有益的叫益蟲、有害的叫害蟲、無益也無害的就是普通生物,既不需要加以保護也不能故意入作踐它生命。
至於如何劃分標準呢?舉個例子,搞工程建設需要毀壞某一地區的生態環境時會碰到各種生物阻礙施工的情況,這個時候就要取舍了:可以直接平推過去、不管攔路者死活的就是普通生物;可以加速推進、讓施工人員幹勁十足的就是“害蟲”;要暫緩施工或者直接叫停的就是“益蟲”。
當然,最後一種情況隻適用於受保護等級非常高的生物,比如華夏二級保護動物“虎紋蛙”之流,要是普通蛙類,還是逃不開被平推的命閱。
即便如此也是比蛤蟆強得多的,像詹餘這樣的貨色,其本體就要被列入加速推進的名錄,那叫一個慘呦……
作為蟾蜍族地位最高的一批妖物中的一員,詹餘對此是相當氣憤的:咱不就是顏值低零、帶點毒性、肉質稍微差零、危險性稍微高零……麼?咋就成害蟲了?勞資一萬個不服氣!
這些年來它們可沒少下功夫,從花錢請寫手發表關於蟾蜍的正麵文章到直接請磚家作關於蟾蜍藥用性、生物防治方麵的專題報告,凡是有可能改變人們對蟾蜍一族不好印像的方法它們都嚐試過了,然而結果呢?大家確實都知道蟾蜍有藥用價值了,也確實讓蟾蜍養殖業壯大了不少,可普通民眾該厭惡的還是厭惡,不見到了直接一腳踩死,躲得遠遠的還是做得到的。
既然無法改變人類對蟾蜍一族的偏見,那就改變自己好了!這是一種典型的自甘墮落的思想,而這種思想目前在蟾蜍族中占據了主流……
於是,蟾蜍一族就正式坐實了“五毒”的稱號。
而詹餘作為該族的代表角色,自然是有自己的一番抱負的:他的理想就是帶領華夏蟾蜍一族走出國門、走向世界,屹立於世界妖族之林!
這是一個非常宏偉的目標,而要達成此目標,就必須徹底貫徹“五毒”的稱號。顯然,光看它背上鼓鼓的毒囊就可以得出結論:此妖毒性劇烈,斷不可留!
詹餘一直以為自己是個傑出的反派角色,這點從它洞府裏滿地的人骨頭就可以看出。作為立誌要成為大反派的妖物,詹餘對待那些人骨的態度與宗閻對“第一個突破沉雷級、開辟新境界”這一曆史級聲望的態度是極其相似的,可以將其稱為成功路上的“功勳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