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王這輩子從來沒有這般憤怒過。
就連在戰場上被平安打的像條狗一樣逃命,也沒這麼憤怒過。
皇宮大殿,這麼多手下凝神屏息,連大氣都不敢出。他們特別想狠狠的痛罵方孝孺一番,但他們不敢開口。因為他們懂得,在主上麵前,沒有他們說話的份。
雙方這劍拔弩張,寸步不讓的場麵,陷入了大概足足有十秒之久的沉默。
燕王隻覺一股無名業火從腳底直貫頭頂,然後衝出三千丈,燒上了青天!
燕王手上青筋暴起,滿臉殺氣,這句話幾乎是從牙縫裏擠出來的:“腐儒,你敢呼朕為賊!不怕朕誅你九族嗎?”
方孝孺繼續較勁,繼續拱火:“誅我十族又何妨!”
“嗬嗬……哼,我讓你嘴硬!”燕王皮笑肉不笑的冷哼一聲,轉頭對紀綱下令道:“紀綱,把他的狗嘴給我撕開!”
紀綱喝令左右用刀砍開方孝孺的嘴,撕至耳邊。
燕王又對紀綱下令道:“將他打入死牢!立即收捕此人九族親眷,把他的門生和朋友全抓了,算作第十族!”
即使有再大的仇恨,最多也隻能滅到第九族,因為人的親眷一共就隻有這麼多。
然而此刻燕王徹底被方孝孺氣瘋了!
他早顧不上答應道衍大師的事了!
我給他臉,他不給我臉!
那就殺吧!
有些給臉不要臉的東西,隻有讓他全家死絕,才能起到最大的震懾作用!既然你硬要往往刀口上撞,那就拿你給天底下不肯降服於我的人,作個榜樣吧!
沒有第十族,我就給你硬加上第十族!反正隻要是跟你沾上點關係的人,全部殺光!
紀綱押著方孝孺往外走,還未走出大殿,燕王便大笑道:“真是笑話!你不肯事朕,朕難道獨缺你這一人嗎?朕手下文武,個個效忠於朕!”
說到這,燕王似是故意要和方孝孺賭氣一般,大聲道:“義楓!你對朕忠心耿耿,助朕成就大業,朕這就遂了你的心願!鄭和!你即刻擬詔!朕今發布天子第一詔:恢複義門陳的名譽!準許陳氏門人回歸江州義門,有司不得拿問!任何官吏有敢逆朕旨意者,淩遲滅族!”
鄭和下拜道:“遵旨!”
陳義楓待鄭和說完,立即也下拜道:“謝皇上隆恩!”
燕王昂首闊步走回龍椅,手按黃金椅托,傲然而坐。
二皇子朱高煦、寧王朱權,以及一殿眾臣齊齊跪拜,紀綱也趕緊轉頭跪下,大家齊聲高呼:“臣等參見皇上,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
“眾卿平身!”
“謝皇上!”
燕王惡狠狠的瞪著即將被紀綱帶出大殿的方孝孺,心道:“你不給我寫登基詔書,難道我就當不了皇帝了?我偏要氣死你!”
燕王大喝道:“紀綱!朕授你為錦衣衛指揮使!”
紀綱再次下拜:“謝皇上隆恩!”
然後起身押著方孝孺走出大殿。
紀綱所得到的這個官位,其權力,可真是太大了。雖然督師也是大權,實權,但仗打完後,自動銷權。而錦衣衛指揮使則不然,他的權力是一直存在的。並且他掌管皇帝的親軍以及詔獄,是個在整個京城都可以橫著走的角色。
這麼大的權力,日後就連皇子都不敢輕易招惹他,更何況平頭百姓。你能給他行賄,那是你的榮幸,收不收你的錢,還要看他紀大人的臉色。
紀綱欣喜若狂,財富和權力都在向他招手。他把方孝孺下獄後,立即率兵緝拿方孝孺的十族親友。
既然主上已經嚴令給他加出第十族,那麼人數上,自然是越多越好。
你總不能隻抓一兩個人,就對外宣稱是方孝孺的第十族吧,那不等於打皇上耳光嘛。
紀綱是個特別能體察上意的人,難怪燕王這麼信任他。
皇宮大殿中,燕王接著大封靖難功臣。
三個兒子,由王子提升為皇子,這個自是不必多說。
道衍大師,在所有靖難功臣之中,功居第一,官位是太子少師,從一品。明朝初期的這幾位皇帝不給臣子正一品官職,從一品就是最高了。
這個也沒啥好說的。在大後方督運糧餉,保證前線大軍用度,這個功勞自古以來就是第一。你前線將士再怎麼浴血拚殺,糧食跟不上,還是得崩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