後宮的事暫且不提。
前邊趙君堯派到廣南打探軍情的人很快回來了。
這些人都是他的暗衛。
別的不,打探起消息來絕對無可挑剔。
廣南的軍情不必多。
甚至連南洋國和呂宋島的史誌都弄了來。
趙君堯把這些資料都翻了一遍,也就了解得差不多。
事不宜遲,他當夜就召集兵部商議對策和調兵計劃。
禦書房裏。
朝中大大的武將都在。
了解了形勢之後,眾人便開始討論。
“皇上,此等蠻夷海寇,我們直接派兵剿殺便是,何需什麼策略!”
這話的是駐守遼北的一個將領。
一聽語氣就是個有勇無謀之輩。
果然就有人反駁。
“如何剿殺,對方又不是稻草樁子,那幫海賊狡猾得很!聲東擊西,打完就重新鑽到海裏去,找都找不到!”
“是啊!”
之前的遼北將領就不話了,眾人又開始重新討論起來。
禦書房裏像開大會似的,亂糟糟的。
趙君堯左一句右一句聽得心煩意亂。
最後他忍無可忍,終於一拍桌子。
“閉嘴!都給朕閉嘴!”
一瞬間……
吵得正臉紅脖子粗的將領們就瞬間噤了聲。
數十雙眼睛就大眼瞪眼地盯著趙君堯。
他登時就覺得有些不自在。
輕咳兩聲掩飾尷尬後,趙君堯就把沒經曆過海戰的將領全都趕走了。
隻留了十來個南方將領。
這次討論的效率顯然高了很多。
眾人很快就合計出了對策。
“這次海戰,對方主要是衝著土地來的,因此海軍和陸軍各出一半方為上策!”
海軍是為了防止對方逃跑,圍追堵截之用。
陸軍是為了把他們逼到地麵上收拾的。
總之無論海陸,這回絕不能讓他們跑了!
這一計策,很快得到所有人的認可,連趙君堯也十分滿意。
“西北不能動,西南的時楊那也不能動,從京城調五萬兵馬過去最合適!”
離得也近,不然從邊境橫跨南北幾千裏調兵,等走到了,那人疲馬乏,還能打仗麼!
肖總兵就點點頭。
“臣領旨!”
趙君堯點點頭又繼續道。
“至於水軍,就從江南調吧!”
識水性就行,海上惡戰盡量避免。
盡量把他們往地麵上引。
大楚朝很少出海仗,海軍實在欠缺。
即便一時有這麼多人,海船也不夠啊!
“五萬人,不能再多了,原來的戰船務必要好好修補!”
現在造也來不及麼,一切都太突然了。
“是!”
肖總兵和楊尚書齊聲應道。
作戰的計策就這麼定了下來。
人也定的差不多了,用到誰的兵誰去帶。
現如今一切齊備,隻差一名主將,總攬全局。
肖總兵和楊尚書你看看我,我看看你,都沒了主意。
趙君堯淡定一笑,胸有成竹。
“你們看……朕怎麼樣?”
“啊?”肖總兵一臉驚恐。
楊壑也有些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
“皇上,你……您要禦駕親征?”
趙君堯起身,緩緩走到牆邊一把拿起父皇留給他的寶劍。
寶劍緩緩出鞘,劍刃在月光下泛著幽幽寒光,鋒利無比。
“沒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