番外之十五年3(1 / 2)

大周京城,皇宮深處,層層蒼翠掩蓋的永壽宮內,年逾古稀的太上皇,斜臥在靠窗的長榻上,正在讀青山書院最新刻印的《下遊記》,向來嚴肅的麵上,帶著淺笑,旁邊伺候的幾個年老的太監,也跟著心情奇佳。

這套《下遊記》,在大周暢銷了七八年,幾炙手可熱,幾乎識字的人家,家家都藏了一套。這套書,開闊了周民的眼界,讓他們曉得,原來大周之外,竟還有那麼多不同的、有趣的國度。因著這本書,因著青山書院,大周學子遊學已不僅限於大周,結伴走訪周邊各國,已然成風。而大周的行商,敏銳地從《下遊記》中看到了極大的商機,結伴冒險出國淘金的商人,也逐年增多。

這些變化,都是當權著樂見的,所以這套書被當今聖上柴訓多次提到,朝中官員更是人手一套,若是開口談論各國趣事,你不上來,那絕對就是不入流了。尤為讓聖上開心的是,太上皇對這套書,也極為喜歡,這幾乎成了父子兩個每次見麵都要談論幾句的話題。

約過了一個時辰,太上皇柴榮才看完手中的書,神情頗為愉悅,對身旁的老太監道,“這本寫的比上本好,這本書的著者遊四海也是青山書院的學生,看來青山書院又出一個可用之才。”

自紀如山之後,青山書院因為每年都有學生出遊,也會將他們的感受集結成冊刻印,柴榮手中這本,便是前不久剛出的新書。

紅臉微胖的老太監衛倫趕緊笑著答話,“太上皇,可要讓人把這遊四海叫來?”

柴榮笑了,慢慢起身,活動略有些僵硬的骨頭,“不必,叫來了,也未必能為朝廷所用。”

青山書院的學生中秀才和舉人不少,但是真正為朝廷所用的卻不多,他們之中大都走上了與眾不同的道路,發光發熱。

長壽宮門外,一金甲帶刀護衛進來,單膝跪地,恭敬呈上秘折。衛倫看著漆黑描金的長盒瞳孔微縮,麵容莊重的上前接過,抬雙手彎腰,恭敬地呈給太上皇。

柴榮打開取出,取出一個信封打開,雙目忽然爆發出驚饒亮光,“傳青鳥。”

待永壽宮的大內一等侍衛青鳥帶著八個高手騎馬急速出皇城,當今聖上柴訓也接到了太上皇要去護國寺與浮生論佛法的消息。

柴訓揮手讓殿內的太監退下,對雷晉道,“青鳥出宮和太上皇去護國寺之事,你如何看?”

已留了短須的美男子雷晉雙手行禮,心回道,“臣不知,也不敢。”

已過不惑之年的柴訓看著越發圓滑的妹夫,冷哼了一聲,帶著濃濃地不悅道,“讓你你便!”

雷晉遲疑,左右看了看。

柴訓抬手,把殿內的幾個心腹太監也轟了出去,隻餘下一個貼身侍衛。

雷晉上前兩步,“周雲升,出山了,現已至登州,欲參加半月後的秋闈之試。”

柴訓厭惡地皺了皺眉,太上皇去護國寺,他便猜想與移魂長生之術有關!這十幾年來,太上皇讓浮生與護國寺幾個司監的幾個官員專研移魂之術,因此而死的人,已有幾百之數,雖死的大都是死囚犯,但此事若傳揚出去,實在有損皇家顏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