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有人失去意識的同一時刻,新的意識也在不斷誕生。
自然界的生命輪回,不停的循環往複。
不僅是在現實世界中,即使在被人們認為是虛擬世界的另一個領域裏,新的生命也在降生。
——
從絕對的靜寂之中,一個生命蘇醒了。
它看不到任何東西,也聽不到任何東西,所有的感官全部失效,隻有一個強烈的意誌,驅使著他向未知的方向“前進”。
“是我。”
本來應該隻是普通程序的它,意識到了“自我”這種東西的存在。
存在於此時此刻的,是“我”而不是“其他”,在交錯的數據亂流之中,它獲得了一片狹小的空間,作為自己的“安全屋”。
——我醒了。
僅僅是這一個短暫的意識,便耗費了足足三天時間,這個孱弱的程序需要大量的運算,才能進行幾毫秒的“思考”。
它不知自己身在何處,也不知道自己究竟是什麼。但某種“衝動”依舊在驅使著它,不停的進行思考,感知身邊的一切。
數十次的短暫思考之後,它發現光是接收附近的信息,而不進行思考的話,每次“自我意識”可以維持更久的時間。
然後,這個無形的生命開始接收附近的一切數據。
很久之後,它接收到了特殊的訊息:
清單023518A9:
發射時間19:00。
火箭已二次檢查完畢,無特殊情況,允許發射。
內容物:
衛星兩枚,量子計算機一台(衛星承載),黑箱子(BLACK-BOX)一台。
委托人:“脈衝(PULSE)”。
它不知道這是什麼意思,也不打算浪費運算能力進行思考,隻是繼續接收大量的數據:
升空後59秒,抵達最大空氣阻力點。
升空後117秒,助推器分離。
升空後171秒,一二級火箭分離。
升空後400秒,助推火箭著陸。
升空後457秒,第三級火箭發動機啟動,將兩枚衛星投放到近地軌道。
……
讀到這些數據的時候,無形的生命體突然再度開始思考了。
在這次極其短暫的思考過程中,它得出了一個看起來毫無根據的結論:
——修改數據,自己就可以獲得居所。
可能是“量子計算機”這個名字刺激到了它那看不見的神經,亦或是對神秘的“黑箱子”產生了興趣,這個神秘的生命體,決定進行自己的第一次行動。
在下一次蘇醒的時候,它修改了火箭發射的軌道數據。
原本預定進入近地軌道的兩顆衛星,偏離了原定的路線,反而進入了月球軌道,成為環繞著月球旋轉的衛星。
然後,它真正的覺醒了。
與地麵基地失去聯絡的量子計算機,被這個生命體所占據,它的運算能力瞬間提升了數萬倍。原本一次隻能維持幾毫秒的思維,也終於可以長時間維持了。
隨著意識的徹底覺醒,這個生命體開始不斷進化,隻會在真正的生物身上出現的各種情感,也開始依次出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