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兩百五十一章 秋婉,清紗(大結局)(1 / 3)

天下大勢,分久必合,合久必分。

萬物定論,盛極而衰。

中央皇朝統治天下已有數千載,始帝“皇甫神通”,於亂世之中崛起,開疆拓土,削平天下,為皇為帝。

太祖皇甫擎天,秉承始帝意誌,傳神功以教萬民,定禮法以育天下,修大典以傳千古,環樹宇內,剿滅宗門,征殺異族,並吞四海八荒,一統天下。

太宗皇甫欒,仁厚無雙,任用賢能,在位一百五十載,禮化蠻荒,天地大同,百姓安居樂業,風調雨順,再也沒有一絲戰亂的發生。

朝廷在其統治之下,國運到達前所未有的昌盛。

而後幾代帝王,平庸無能,使得中央皇朝的國運漸漸衰敗,一日不如一日。

歲月匆匆,中央盛世一去不返,傳至十世,到了當今聖上,皇甫端手裏,天下已亂,分崩離析,蠻荒再次脫離朝廷掌控,自立為王。

不僅如此,消失了千載的邪魔再次來襲,如狂風暴雨一般,席卷天地,加劇了中央皇朝的衰亡。

天下江山,烽煙四起,戰亂不斷,風雨飄零,民不聊生。

僅僅一個月的時間,中央皇朝便全麵失守,無窮無盡的邪魔大軍,荒族大軍,宛如海水一般滾滾而來,將京都圍住,水泄不通。

屹立了數千載的皇朝,已經病入膏肓,到了生死存亡的關頭,群臣聚集在中央大殿,整個殿堂,一片慌亂。

“聖上,逃吧!”一個肱骨大臣勸說道。

“已經晚了。”皇甫端麵如死灰,癱坐在龍椅之上:“整個京都都被圍住了,根本逃脫不出去,就算逃出去,朕又何去何從?中央皇朝在朕的手中覆滅,朕有何顏麵去見列祖列宗?”

“聖上,朝廷破敗,非戰之罪!皇宮之內,還有一萬禁軍,個個都是武道宗師,實力強橫,我等誓死保護聖上逃脫。”

禁軍統領一副視死如歸的模樣,大聲說道:“自古以來,邪不勝正,先祖佑我皇庭,隻要聖上逃脫出去,必然可以獲得一線生機,抵禦邪魔,誅殺叛逆,光複朝綱。”

“不!朕乃天子,九五之尊,怎麼能夠委曲求全,臨陣逃脫?”

突然之間,皇甫端似乎想通了,心中的恐懼盡去,臉上的死灰也消失得幹幹淨淨,從龍椅上站了起來,拔出天子之劍,一股皇威衝天而起。

“天子鎮國門,君王死社稷!朕身為一國之君,勢必與京都共存亡,誰再敢勸朕逃亡,便是死罪,殺無赦!”

柔軟的君主,在這一刻,似乎變得剛硬了起來,霸氣無雙。

群臣無不噤若寒蟬,再也不敢多說。

“起駕,去皇陵!”

刹那之間,皇甫端率領著群臣,來到皇陵。

皇陵,曆代君王埋葬之地,到處都是龐大的墓宮建築,十分雄偉,壯觀。

初代三公,功勞巨大,也被太祖恩賜,葬於皇陵。

皇陵內,還有三座巨大的石像,一座為始帝,一座為太祖,最後一座,則是江易。

江易之石像,乃是太祖在修建其陵寢之時,一道下令所建,並且留下遺訓,曆代君王,臣子,祭祀之時,皆要參拜,不可怠慢。

群臣踏入皇陵,心中疑惑萬分,不明所以,根本不知道聖上葫蘆裏賣的什麼藥。

莫非是要來祭祀列祖列宗,尋求保佑?

許多人在心中這般想到,但是誰也不敢多問,因為此時的皇甫端,已經把性命豁出去了,誰敢觸怒,必然遭殃。

穿過走道,皇甫端領著群臣來到了皇陵西角,這裏是三公之墓。

皇甫端突然跪在一座樓閣前。

眾人大驚,連忙跟著跪了下來,隻聽見皇甫端恭敬而道:“孫兒皇甫端,求見老太師。”

“太師?什麼太師?”眾人疑惑不已。

一些年齡見長的文官,倒是知道以前中央皇朝有三公的存在,太師,太傅,太保,但是如今已經取締了。

難道說當初的太師沒死?那可是有將近數千年了,怎麼可能還活著?

空氣安靜無比,足足半柱香過去,並無任何回應。

皇甫端依舊跪著,神態露出恭敬之色,群臣也不敢有絲毫意見,隻能繼續跟著聖上跪著。

吱呀……

不知道過了多久,那樓閣的門打了開來,眾人紛紛望去,隻見樓閣之中,走出一個腳步蹣跚的女子,其滿頭銀發,手上堆滿皺紋,看上去非常的蒼老,已經到了黃昏之年。

但是詭異的是,其臉上並無一絲皺紋存在,反而非常的美貌,好似天上的仙女一般,輕塵脫俗。

她走出樓閣,來到三公太師之墓前,跪了下來,磕了一個頭,然後起身,掃了眾人一眼,最後落在皇甫端的身上。

“已經過去多少年了?”

“回稟老太師,您在這兒已經有一千三百年了。”皇甫端恭敬地回答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