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煙花瀑布無名劍(1 / 3)

楊淵一離開書屋,書屋突然被扇石門封閉,石門上麵出現了文字:

所有書籍研讀完畢,石室永久封存。幻境中所有物品不得帶出,子切記。

楊淵大覺可惜,卻沒有再什麼,畢竟其中的詩詞賦文都已經記住,其餘雖不能背下來,複述下來卻是一點問題沒有的。隻是所有物品不能帶出,這意味著楊淵必須將所有能學的都記住才行。想到這裏,不禁叫苦連。

帶著一身書香氣,楊淵進入了滿是樂器的房間。

師父方銘鳶倒是教過楊淵簫和琴兩大樂器,其餘卻是絲毫不通。楊淵也是個怪人,除了不好好習武外其餘方銘鳶教的東西卻是都有一定的造詣,若方銘鳶沒教過的,書畫兩方麵卻是一點一點沒學過,字認識不少,寫的卻始終歪歪扭扭,而方銘鳶也從來沒教過,至於雲遮月,他老人家除了習武其餘一竅不通,更無半點指望,楊淵隻盼在這虛空幻境能有所學,可除了大廳那些筆墨紙硯,根本沒有與這兩方麵有關的任何事物。

楊淵拿起石室中的一支簫,卻見這簫是冰髓玉所製,通體純白無瑕,上麵還有淡金色的空靈石點綴,可謂是簫中極品,歡喜不已。

簫下絲帛寫道:笑蒼生,一曲笑遍下蒼生。

楊淵拿起簫吹奏起來,音色純淨,人間難得。石室中更有許多曲譜,還附著曲譜的由來背景,楊淵一一閱讀、吹奏,受益匪淺,將笑蒼生收入到懷中。

楊淵見到旁邊的琴,雖貴非真,對於樂師來並非珍寶,楊淵沒有想過將琴帶走,而且實在難帶。石室中同樣琴譜眾多,楊淵愛簫也愛琴,這些琴譜自然也是一一演奏,熟記於心。

石室中另有笛、鍾等物,質地非名貴,曲譜非眾,楊淵嚐試演奏幾番,也算是有所得。

楊淵並不知道在這石室停留多久,直到走出石室方知過了幻境四年。楊淵歎道:“果然,樂器更難學啊!”

第三個石室陳設簡單,一盤棋,一櫃書。

楊淵曾經學過棋,卻隻是學過。這一盤棋整整耗了楊淵二十年的時光,雖然人間方兩日,楊淵卻不由得感慨萬分。

終於,楊淵來到了最重要的一個房間,因為這裏,石壁上滿是劍招。

饒是楊淵不喜習武,看到眼前石壁上的武功不禁癡了,喚出勝邪一招一式練個不停。幻境之中有靈氣存在使人不老不死不饑不渴,累卻是存在的。可楊淵不知是不是中了邪,竟然一刻不停,全身累得上氣不接下氣卻依舊練個不停。若是方銘鳶在這裏,隻怕會感動到哭:這個懶蛋,終於開竅了!

……

不知道過了多久,楊淵已將石壁上的劍招練了二十七遍,終於有閑心查看旁邊的典籍。

隻見那本唯一的劍譜第一頁如是寫道:

風雨撩撥花落去,

一壺新酒春窖存;

江湖豪情可追憶,

憶昔豪名少年成;

恩仇聚離悲苦多,

平生輾轉看紅塵;

且待冷眼看俗爭,

層雲疊嶂定乾坤;

敵機未出心已明,

不知亂世滿浮沉;

利劍九訣破敵身,

世間劍勢有同根;

縹緲幻步態輕盈,

血龍衝卻身沉;

九劍騰空風雷動,

仇冦奸佞一劍終;

欲除世間不平事,

卻在高山隱餘生。

第二頁寫道:

“昔日豪情萬丈,卻不見世態炎涼,長劍縱橫江湖三十載,俗世紛爭寒吾心。

吾名韓煙瀑,愧受世人劍俠之名。本以為平生可斬盡世間不平之事,見人心恐怖,俗世相爭實在惹人厭煩。

遊曆七重山,鎖雲峰之瀑布、東來峰之雲霞深得我心,且在此高山之上隱我餘生。

後世子尋我遺跡,便是有緣人,平生創出一套劍法,名字卻未想好,且稱無名劍法,如今傳於後世子。“

再往後便是這“無名劍法”的詳細了。

“萬法訣:

昔日我得先輩劍訣數句,以其試法,體演下劍訣,劍訣逐漸完備,然我境界未至,此生隻得終於以劍破敵的境界。

九決式於身,劍法皆為根;

飄逸步輕盈,鮮血泣刃沉;

注目凝劍鋒,斷水卻無痕;

……“

“斷劍訣:

劍鋒所指,順其利芒;反其續路,錮其疏狂;

戰意已破,待戮羔羊;摧其利劍,令其魂傷……“

“折刀訣:

刀意成風,絕之以鋒;逆其霸道,破其心城;

探其殺意,料其欲動;待其知曉,此戰已終……“

“碎箭訣:

含沙射影者,無影亦無蹤;

避患亦不及,唯有受其攻;

未待攻先至,劍氣繞乾坤;

一劍向雷震,鴻毛落水沉……“

“乘武訣:

無兵者,自狂妄,筋骨皮肉堪精鋼;

一疾拳,一重掌,卷風遠去可掠長;

順其疾,逆其往,盡力不足飛絮強;

卸其力,避其芒,劍鋒突向心脈傷……“

“斬奇訣:

下奇兵,其心之始,當為出其不意,攻其不備,其力雖巧,其力必脆,其攻雖疾,必力有未逮,破綻必眾……“

“破槍訣……”

“裂鞭訣……”

“掙索訣……”

無名劍法全無圖紙,每章後麵倒是有些注解。這些注解似乎比那些劍訣本身還要高深,晦澀難懂,楊淵隻得一招一式、一字一句鑽研。斷劍訣本來銳氣襲人,可跟隨注解練下來,銳氣卻更勝,就連楊淵平時身上都有一層無形銳氣,且收放自如。折刀訣本來殺氣就重,注解解釋卻是大有一股屠盡下又何妨的氣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