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天歸來》在宋慕原來的世界中,號稱“國產動畫良心”,更被許多粉絲稱為“當代國漫分水嶺”。
事實也的確如此,六十年代初,一部《大鬧天宮》的上集得到上映,這部完全展現華國傳統文化、擁有華國民族特色的動畫,代表了當時華國動畫的巔峰,那水墨風的畫風,富有節奏的念白,一唱一打如同京劇般的細膩,無一不震撼了世界。
然而,以海市美術電影製片廠的逐漸沒落為開端,華國動畫逐漸衰弱下來,劇情低齡、製作粗糙、缺乏藝術性,幾乎成了華國動畫的代名詞。
在這樣的市場環境中,並非沒有努力想做好動畫的人,但是市場就是劣幣驅逐良幣。
例如一家叫做雙青樹的動漫公司,計劃用心製作一個名為《妖俠》的係列動畫電影,前後一共製作完成三部,三部卻都連連虧損,加上CEO患癌症去世,導致原計劃五部的《妖俠》,第四部就變得遙遙無期……
如果說《妖俠》生不逢時,《齊天歸來》則遇上了一個好時候。
隨著華國人民口袋裏的錢越來越多,華國電影漸漸複蘇,院線也重回人們的視野中,加之新一代的正版意識越來越強,在這樣的時間段裏,一部雖然稍微有些瑕疵,但設計傳承華國審美、混搭大量精美電腦特效的《齊天歸來》,爆火也在情理之中。
這樣一部動畫,拿到如今宋慕所處的年代,能成功嗎?
答案是不得而知。
由於原世界的《齊天歸來》是一部3D動畫,之所以能爆火,裏麵的精良電腦特效自然功不可沒。
而宋慕所處時代的計算機性能,還遠遠低於二十一世紀。因而想像《劈山救母》、《花木蘭》那樣,完美複刻的同時,進行魔改升級根本不可能。
目前這個時代3D動畫都還沒有誕生呢,又何談完美複刻?
當然,宋慕也有著自己的優勢。
首先,華國的動畫環境還沒有跌落到深淵,便被宋慕逐漸拉回了正軌。她非但不需要跟市場上的其他“劣幣”進行角逐,更隱隱有著“華國動畫第一人”的名聲加成。
其次,她知道《齊天歸來》的薄弱之處,比如虎頭蛇尾的倉促結局,比如有些轉折點太過生硬,比如人物行為不合邏輯,甚至有些笑點太過尷尬,這些問題,宋慕都可以在立項初期便統統回避掉。
總而言之,這部魔改2D版《齊天歸來》,到底是否能夠成功,在宋慕自己心裏,遠遠不如她製作的其他動畫那麼有信心。
精英小組的其餘人都在靜靜地看著劇本,宋慕則默默地看著他們,希望從他們的臉上看出蛛絲馬跡,從而判斷自己魔改的這個劇本的好壞。
不知道過去了多久,韓陽秋第一個看完劇本。他輕輕將劇本放下,卻沒有馬上出聲,生怕影響到其他還沒看完的人。
緊接著,劉小萍、李學林、王雪也都全部看完了。直到這時,眾人才敢發出聲來。
“怎麼樣?”宋慕有些期盼地問道。
“簡直太厲害了啊!”李學林第一個為宋慕送上了一記彩虹屁,他的麵色有些尷尬,不好意思的撓撓頭道:“看了您的劇本後我才知道,我之前那些擔心都是多餘的。”
“你看了之後才知道的麼?”劉小萍在此刻突然有起了與李學林抬杠的心思,這一刻她猶如杠精附身:“也不想想咱們領.導寫的那些劇本,不論是《劈山救母》還是《花木蘭》,哪一個不是老故事新說?到了《西遊記》怎麼可能按部就班的來?肯定也是老故事新說呀!”
她這話說的有理有據,而且非常硬氣,完全忘記了自己其實是個事後諸葛亮,看劇本之前,她明明是第一個擔心的!還準備拿一個白龍馬的劇本來頂!
李學林不知道是也忘了,還是不想在領.導麵前跟劉小萍抬杠,他竟然唯唯諾諾的連連應是,頓時搞的劉小萍沒了抬杠的興致。
聽完兩個話癆的簡評,宋慕又看向另外兩個“啞巴”,想聽聽這兩個人又有著怎麼樣的見解。
韓陽秋見狀第一個發言:“挺好。”
王雪則細聲細氣地提出要求:“組長,您應該也畫了些概念圖吧?我想先看看圖,之後再做評論。”
“小雪果然了解我呀。”宋慕樂嗬嗬地誇了一句,接著便滿足了她的要求。
她讓韓陽秋打開投影儀,自己則拿起鼠標,一通點擊之後,宋慕畫的概念圖,便投影到了幕布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