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火起事端(1 / 3)

梁唐晉漢周,朱李石劉郭,都來十五帝,擾亂五十秋。

序!

澤國江山入戰圖,生民何計樂樵蘇?憑君莫話封侯事,一將功成萬骨枯!

五代,一個常常被世個遺忘的朝代,一個被唐宋輝煌掩蓋了光彩及其動蕩不安的時代。短短五十多年,中原地區相繼更替後梁、後唐、後晉、後漢和後周五個朝代,成王敗賊,隨著一個個朝代的末落,至到宋的建立,中原才得到了統一,並開創了中國的文治盛世。俗話,亂世出英雄,五代中靠人骨堆出了不少豪傑!但其中又有多少鮮為人知的故事?又有多少故事一直被曆史陳封!

正文

清晨,紅紅暖暖的太陽懶懶地爬過山頭,幾粒陽光偷偷順著斑駁的樹葉打將下來,將樹下的草染得似血般的燦爛,山腳下一條河潺潺流過,清徹見底的水中,時而一條條不知名的魚浮到水麵,吐出個個氣泡,像受了驚擾般,又忽地遊走了!

突然,原本平靜的樹林開始晃動起來,眨眼間,晃動的越來越快,像是地震一般,樹林也開始搖晃起來。一塊塊光斑猛砸入林下,將原本氤氳的霧氣狠狠地轟碎,須臾間並都消散了,其間似雜有馬嘯聲,追殺聲。

殺!。。。。。。

山腳前的道上,突地出現了一騎快馬,馬上是名身著黃衣的青年,衣衫襤褸,手中拿著張早以斷了弦的弓,滿臉驚恐之色,發髻亂做一團,奔至樹林邊山,翻身下馬,跌跌撞撞地向山中逃去,片刻後,一位滿臉橫肉似將軍打扮的大漢帶著數百人馬追至山腳下,卻不見了那少年的蹤影。

喻~!大漢勒住馬韁,停在樹林之外,看到那黃衣青年剛剛騎乘的馬在樹林邊上呼哧呼哧地喘著粗氣,遂轉身對身旁副官道:“我們一路追殺至此,卻不見了劉承祐那兒,定是讓他逃進這樹林之中了!”

副官道:“將軍所言甚是,此處除了這樹林可藏身之外,都是一馬平川之地,除非那姓劉的長了翅膀,不然一定是逃入山中了。”

大漢聞言,大聲傳令道:“全軍下馬,進山將這斯給我搜出來,誰抓到賞銀五千兩。”

後麵的士兵聽到了,頓時興奮起來,賞銀五千兩,那夠娶好幾房女人,吃喝不愁地過完下半輩子了!即使那大漢也是,抓到人了,也不會真給,但這早就使士兵們激動起來,一個個像打了雞血一般,狠不得腳下生風,馬上飛進山中將那黃衣青年給抓來領賞。

“且慢!”副官猛然大叫道。

士兵們不知有何緣由,就全都站住了,紛紛像副官望來。

“何事?為何停下”大漢低聲向副官問道。

“將軍你看,此山樹高草深,深處還不時有瘴氣飄出,況且我們對此山、路又不熟,還是到附近找幾個人家問清情況再做打算為妙!”

大漢聽後覺得有理,點了點頭,忙向身後叫到:“軍令官何在?”。

話音剛落,一名兵卒快步跑到馬前道:“稟報李將軍,人在此,不如將軍有何吩咐?”

大漢道:“你帶領一隊人在附近找一找當地人家,找到後馬上帶幾個當地人來我跟前,我有重要的事要問!”

“是”軍令官也不敢擔擱,迅速翻身上馬,點了幾名士兵離去。

噠、噠、噠、喻~,不多時那幾名士兵就回來了,馬背上也多了兩人。

兩人下馬後,畢恭畢敬站在馬前。

不等兩人開口,那李姓大漢就問道:“我問你二人,前麵這是何山,可有進山之路”

其中一人畏畏縮縮地答道:“稟報將軍,此山名叫烏瘴山,東西北三麵都被懸崖包圍著,山中少風,多瘴氣、猛獸,一般人都不敢深入,進去的人大多死在裏麵,我們當地人也隻多是在外圍打打柴火。並無進山之路,隻有少數的采藥人從瘴氣較少的北邊處??崖進入采藥。”

那李姓大漢一聽,不由眉頭一緊。心中暗道:“好不容易有機會能將劉承祐那狗皇帝捉住,卻讓他逃入山中,如今起兵之意以暴露,如不將他擒住,讓他逃脫,他日必有後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