浩黃仙君,仙界庭九位大金仙之一。
在赤霄界,高於金仙的隻有太乙金仙,而太乙金仙是極其少見的存在。
作為庭帝尊、仙界之主,同時又是界共主的未央大帝,是在世唯一太乙金仙(或許有隱世不出的不算),因此九位大金仙可是一人之下,億萬人之上,不光在仙界赫赫有名,便在整個赤霄,算上覺仙界、真魔界還有那個神龍見首不見尾的什麼奇界,也都是最最頂尖的存在。
居然驚動了大金仙!
眾仙不禁越發覺得白衣少年神秘難測,無論是他所表現出來的深不可測的修為,還是略顯怪誕的舉止,比如悍然無謂的出手,隻為搶奪兵器一觀。
然而,事情發展到現在,這些都不重要了,重要的是,庭大人物都被驚動了。擺在少年麵前的是功勳坦途還是妖邪囹圄,怕是都在大金仙的一念之間了。
浩黃仙君表麵上淡然出塵,其實性情冷冽,行事霸道強悍,仙界聞名,若嫌這少年礙眼,恐怕要吃大苦頭的。
方才還在暗讚少年好手段、好法寶的一些仙人,此刻竟一致為他擔心起來。
此時眾仙都相信,少年雖來曆不明,行事果決淩厲,但是一身飄逸出塵的正統仙氣,任誰也不會相信魏無忌的鬼話,什麼真魔亂入,真魔界那些家夥何曾有這等凜凜仙威?
白衣少年收回視線,便隻顧研究那件搶奪來的斧鉞,似乎不願意去思考浩大的陣雲意味著什麼,或者他完全都不關心,
魏無忌幾人看見浩黃仙君駕到,仿佛敗軍終於等來了援軍,喜不自勝,趕忙前去迎駕。
龐大的黃色陣雲在虛空之上層緩緩停住,與其餘仙人明顯拉開了層麵距離。寶華閃耀,漫如垂之雲,仙官、護衛、侍從林立,足足有數千之眾。其中庭鎮軍便有三千,戰仙數十位。
與魏無忌等人倉促前往這處山穀不同,這些兵將明顯是整備而來。將軍們有的騎裂雲獨角獸,有的騎五色翼龍,有的騎八種麒麟獸,有的騎九種神犼。至於仙兵,一水兒整齊跨坐在馬之上,那些馬肋生雙翅,高大矯健,神駿無比。
軍陣齊整,分列兩行,眾仙拱衛之中,衝出一個鑾駕,乃是八龍鸞輿,上蔭九華寶蓋。登時,陣中奏響玄歌妙樂,空中詠歎無量神章。
仙音浩蕩,太玄山上的雲霧,似有羞慚,竟漸漸複原了,大片山體隱而不現。
漫仙光中,浩黃仙君丈六金身,淡金色麵皮,戴紫金白玉冠,青金色朝服,孽龍皮腰帶。腦後一輪青色大道圓環,身周隱隱還有盛大神光。
魏無忌等人急切切而來,剛一近前,一股浩大威猛的仙家貴胄之氣撲麵而來,凝氣如實質,仿佛可見於眼。眾人盡管興衝衝,此刻卻是攝於仙君的威嚴,囁嚅不前。
這一時片刻,迎真殿執事們已經將剩餘童子盡數攝上渡船,那渡船不愧迎真殿鎮殿至寶,看上去數丈見方的甲板,卻容納了近萬童子,仍不覺擁擠。
眾仙們都是見多不怪,不用紫薇仙舟這種仙家寶器,便是將大千世界納入一粒芥子,這等潑手段也是有的,庭八百大殿、三千殿,三十六處仙府官衙,誰家沒幾樣鎮得住場麵的法寶?
青城真君得了空,搶先一步來到仙君駕前,陳述前情。
。。。
蓮湖之中,似有若無的幕裏,自成一界,仿佛一處具體而微的洞。
這幕極高,漸漸延展至虛,看不見頂。
洞景象奇異,眾仙都看見裏麵隱約有座臨山的樓台,少年漫步其間,正將那件沉重的斧鉞把玩於掌間,好像那隻是一柄輕盈的吳鉤,任他把欄杆拍遍。
不斷有金鐵敲擊之聲傳出,清脆,悅耳,不疾不徐。
少年看罷斧鉞,眉心微蹙,隱隱想起從前一些場景,正如雲煙一般在眼前浮現,仿佛觸手可及,然而畢竟都是些殘片,不多時便風流雲散。洞裏極靜,僅有他心跳的聲音,亦變得越來越輕,終於歸於虛無。
鼻間呼吸若有似無,周身十萬八千毛孔盡皆舒張開來,一開一闔,遵循某種地間的韻律,亦似乎與一些古老的法則相映相合。。
在內觀徹照的境界中,沒有仙人的注視,沒有此界地道則的打擾,隻有一個真心,一念不生,一塵不染。仿佛有聲音道:我心即是地,地即是我心,我就是乾坤的主宰,我就是一切。
少年識海深處無波無瀾,浩瀚而寧靜,泥丸宮闕放出祥光如雲如蓋,在的心紫府裏,一個盤膝趺坐的身影漸漸從雲光中顯露真容,那就是真命之主,真性之神,謂之元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