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盤古大神的境界,據後來的仙人定義,那是大造物主,恒古唯一,空前絕後,再無匹敵。
自盤神去後,地亦在不斷周流運轉,自行演化,也就是按著盤神之道在演化。”
隨著敘述,仙子又恢複了那種神聖的狀態。
“地在初始的時候,隻有仙人,都是從盤古大神神體各處產生的仙,那時候界就是仙界,沒有分別。
地再始,有少部分仙脫離了大部分的仙。道不同,不為謀。
大部分的仙以盤古大道為唯一大道,以大道為尊,禮敬地,守心奉行。
大部分的仙和盤古大神樣子很像,隻是盤古大神的頭上崢嶸雙角,他們模仿不來,隻能在頂門正中梳理一個發髻,穿著各種華美的衣裳,這是真仙,真仙界,簡稱仙界。
脫離而出的少數仙似乎不認為盤古的道是唯一道,對於盤神消逝之後,界的層級劃分以及教化仙民有不同的理解。主張禮拜在世的仙、主、尊、聖,要時時祈求,莫此為大。
這些少數仙原本就和盤古大神不是很像,他們具有卷曲的藍發,像是密密麻麻的旋渦。”
“渦旋?”,鴻辰顯然又陷入了了“名詞殺”,不解其意。
仙子沒有解釋,她要保持神聖的心態,實際上她已經發覺,隨著她的敘述,語氣越是沉徐**,心神越是澄澈,一身仙元仿佛大地湧動,仙力澎湃,隱隱有升騰之象。
“旋渦這種形狀,在無盡界虛空藏裏麵有很多,那有些是虛空通道,有些是吞噬陷阱,有的就是仙界的江海旋渦。就連真仙們尊奉的太極陰陽盤,旋轉起來,也像旋渦。
這些脫離而出的少數仙自立門戶,稱為浮屠覺者,覺仙。他們智慧廣大,依著太極的樣子,以自家對於大道的理解,創立了兩個折形的圖案組合,以對應真仙的太極崇拜,稱為萬字符。這萬字符一旦轉起來,看上去還是旋渦。”
“作為界第二大勢力,覺仙界和仙界分歧不止於大道之爭,在很多理念細節上也是不可調和。
隨著歲月的流逝,這種對立越發不可逆轉。
比如在“情為何物”一事上發生了長久的對立:仙界認為大道無情,一切唯真。仙若有情仙亦老,老,便脫離了“成而且住”的永生狀態,墮入壞滅之道,等待著的最後隻是空亡。道就應該是無情、無私的啊!於是,一心向道,視萬物皆為芻狗。”
“覺仙界認為,眾生皆有情,此情非彼情,仙情勝凡情。仙人之情那是升華了的情,可以換一個詞叫做“慈悲”。廣大慈悲,普化萬物。
“唯有慈悲能容物,莫以真字定乾坤。”曆代的覺仙界之主,演化諸多妙法,對抗真仙界的“唯真”大道,弄得曆代仙界之主,界共尊的庭大帝,心懷悵然,做出論道之語:豎子不可與謀也,情字一覺,不過成就寡情厭世道,焉可追溯大道本來?”
講到這,仙子更加超然,麵上有聖光浮現,聲音空靈悠遠,好像就是大道音。
“他兩家,自自話,往往弄得各界仙民百姓莫衷一是。
再後來,地三始,是為第三變,又有一些仙人在寂定狀態中有所感悟,稱盤古並非唯一真神,唯一真道,盤古之前還有地大世界,所謂混沌隻不過是先地的終結狀態。這些仙認為地之機神奇莫測,萬萬不可拘束於開辟地的成見,誓要究竟先之道,遂別開一門,稱奇仙,奇界,稱自己的道為先大道。以對立於(真)仙界的“生生不息”的真一大道。”
“仙界和浮屠覺仙界在衡定奇仙這個問題上倒是空前一致,貶之為左道旁門。
旁門,就是偏門,不是正門。
旁門左道差不多就是邪門歪道的意思,直到後來出現了真魔。兩相對比,才被認為不那麼“邪”了,勉強可視作正道的一支。”
“奇仙?”,神王心頭一亮,好似有地偉力,在他心中開了一扇大門。
“地經過初始、再始、三始,還在繼續演變,於是有了四始。
仙界、浮屠界、奇界確立之後,界並非一成不變,隨著漫長無盡的歲月流轉,在無量仙人之中,有道心變壞的,有悖了道犯罪的,有違了仙規被逐的,有歪曲大道的,越來越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