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五章 大雄殿古佛議政 須彌山萬尊共生(1 / 2)

眾仙明白,趕緊起身向殿外迎去,就連彌陀尊者也從寶座上站起身子。

不等群仙邁出第二步,已經有一個巍峨的身影出現在遠空的際線,仿佛有一座山那麼雄偉,他隻一個跨步,就到了大雷音寺,再一步,已經出現在了法座之下。

他的身形已經縮,如普通仙人一般,甚至還有些佝僂,但是神光熠熠,古韻蒼蒼。

眾仙看時,正是前代覺界之主“心燈古佛”!

彌陀尊者展顏一笑,拱手作禮,“怎麼把老師也驚動來了!快請入座。”

早有職殿金剛取過一個蓮台,這古佛也不客氣,就在尊者身邊坐下了。

原來這“心燈古佛”乃是彌陀尊者的授業恩師,在無量劫數之前的中古時代,師徒緣分就已經結下了。

“心燈古佛”證悟大如來之後,執掌覺界超過二百萬紀元,最後以老邁衰朽為由,將覺界大寶傳於彌陀尊者,自己隱跡仙山,不問政事。

即便他兩大心傳弟子之一的大日尊者,不滿彌陀尊者的老城持重、不思進取,奮而開辟化樂,自成一派,與極樂分庭抗禮,他也是未加幹預。

今日他主動現身,看來真個有大事發生哩。彌陀尊者一番思量,覺得事情果然有些特別。

“心燈古佛”歸隱之後,蓄起了花白胡須,身穿一襲白衣,身形清臒,仙風道骨,不像殿中各各麵如滿月的覺仙,倒像是一位正宗真仙。

他手撫須髯,悠悠開口,頓時有金色蓮花,層層湧現,如透明琉璃珠玉一般,飄灑虛空,落在諸菩薩、佛陀身上,就隱沒不見了,整個大殿都籠罩在無盡佛光之中。

“老來無事,研究經典,遍覽先賢遺著,考證所謂荒誕不經的神話、傳,竟讓老夫窺得了一線機,合該覺界有事,此乃數,不可違逆。

依我看,這金身塑像不要也罷,破了就破了,不破不立!你們隻知道那場潑大劫才過去了五百年,哪裏知道我赤霄界早已進入了無名無始的大變動時代!”

殿內一片嘈雜,如石子入水,激起一片漣漪。

眾仙都是不信,都想:我家老祖真是奇談怪論、危言聳聽,若不是您老人家身份尊貴,這話要是出自另一人之口,怕不是我等都要奮起神威,將他立斃於此哩。

彌陀尊者也是摸不著頭腦,老師這是老糊塗了麼?

不對,他老人家一身佛光更甚從前,相較之下,我和大日師弟都有所不如啊!

“老師哪裏話來?這金身塑像的規矩,自創始大覺開創我界以來,亙古長存,從無改變,至於五百年前的劫,的確古怪,我和大日尊者曾經探討,都覺得莫名其妙,若是隱喻未來界之大變動,倒是可能!”

心燈古佛灑然一笑,目光掃過眾仙,眾仙心頭就是一亮,忽然就覺得不那麼排斥了,好像古佛先前的話字字珠璣,深諳道一樣。

咦!彌陀尊者奇怪,老師為什麼要施展秘法仙術?

心燈古佛道:“你們誰記得覺界創始的那一年,到底是哪一年,第一代覺主是誰?那時候的須彌山又在哪裏?”

眾仙麵麵相覷,這個問題看似應該是覺界常識,偏偏不好回答。

若是尋出覺界一些古老典籍,照本宣科,自是可以回答古佛,可是,大家知道,那樣是不行的。

因為最早最早的覺界模樣,隨著年代久遠,界發生過幾次巨大的變故,古仙隕落,典籍失傳,早就成為永恒之秘。

很多荒古、遠古時代的事件,一代代口耳相傳下來,再由後來的覺界整理成籍,這其中會有多少謬誤、穿鑿、附會、增添、刪改?

眾仙都是有神通大能者,都知道一個道理,就如那些人百姓,今過的話、辦過的事,第二日複述起來,就會有添油加醋,增添刪改,甚至老老實實回憶,也會有記憶的缺失,無法做到真實還原當時的情形。

就是諸仙自己,今日之事,過了許多年後,回憶起來,也有混繞不清的地方,做不到不增不減,不生不滅。

何況覺界創立以來,經過多少千萬個紀元之數,實在太漫長了,很多事成了神話、傳,眾仙心中都是將信將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