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2)妖妃往事(2 / 2)

而李思遠第一次展現他作為皇帝的霸道和倔強。

他真真正正隻留下了沈青君一人。

群臣諫言,他便與臣子討論民生、戰情,掰轉早朝話題;讀書人上書,他便更改考題,加入一門新的科目,讓他們沒空閑暇;百姓爭吵,他便減賦稅、輕徭役、建堤壩、赦輕犯,比起這些真正關乎生活的大事,他這個皇帝,大選隻要一人又算什麼呢?

如此,此事便真的成了,隻留下一屋子諫言、一屋子簽名,被他這個心眼的陛下留在記仇的本子上等著挨個收拾。

李思遠很聰明,他處理地很好,他考慮進去的人和事幾乎是和他設想的一模一樣。

除了那些從各地趕來的秀女。

舟車勞頓、連夜飛奔、水土不服,有時候就連那些強壯的男子遇上都會大病一場的事情,更不要那些平日裏足不出戶,呆在閨中學習琴棋書畫和女紅的女子。

不僅僅是禦醫,王城裏但凡會醫術的大夫沒有一人閑著,在四處奔波忙著給秀女們醫治,可即便如此,依舊少不了在三月春日裏香消玉殞的落花。

她們沒有一個不是父母掌上嗬護的明珠,沒有一個不是帶著期待和春思等待與陛下相見的姑娘,沒有一個不是年華正好、最美麗燦爛的花兒。

前一日聽聞李思遠拒絕了她們,後一日便不知何來的傳言,她們沒有開口的機會,也沒有如同那些男子上書的本事,隻能堅持著,盼望轉機。

但等來的卻是陛下手段得當、讓她們的遭遇被下人淡忘的悲涼,期間更夾雜著一同而來的姐妹接連生病、甚至生死兩隔的噩耗。

然後她們便被遣返回去了。

沒死的也不免留下不可磨滅的陰影,以至於不敢回想繁華的王都。

皇帝做了好事,但這些女子的淒慘也確實是他導致的。

李思遠給的甜棗百姓吃了,他們都稱讚陛下必有福報。

那這人命帶來的業障呢?

當然得找個替死鬼幫陛下擔著呀。

這不,另一位主角不就是最合適的人選麼?

那個叫沈青君的秀女。

管她是誰呢?

哦,沈將軍的獨女?

將軍怎麼了!

王侯將相寧有種乎啊!

哦,那個穩定邊疆多年的一品大將軍?

一些人熄了聲音,卻又更多的人暫時忘記了為他們負重前行的將領。

你他們沒問過沈青君的想法?

真!

她的想法與我們何幹?

管她有沒有求過讓陛下隻要她一人呢?

陛下頂著罵名隻留下了她一個人,那她就有這個責任背一半的鍋啊!

正好,她居然還是個女子。

多合適啊!

這不就是當代褒姒、再世妲己嗎!

她沈青君,就是妖妃!

妖妃!

他們用最惡毒的語言詛咒她,用最肮髒的想法猜想她,想用最極端的方式懲罰她。

最後決定,要處死她!

這樣的妖孽,應該用火把她架起來,在正午用大火燒成灰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