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東宮跟恭王,他自然選東宮-----東宮到底已經當了這麼多年不過不失的儲君了,自古以來當儲君的,無過就是有功,這一點,要說太子做的還是不錯的。
而糟糕的是東宮變數太大----太子的身體著實是叫人捏一把汗,若是真有這樣的情況,那東宮裏頭自然又有站隊,是太孫殿下還是東平郡王?
常首輔從前總是猶豫不決,隻想坐山觀虎鬥,畢竟這是決定家族生死的大事,誰敢輕易下注?沒見宋家也那般謹慎麼?宋家幹脆連東宮的船都沒上,跟在建章帝背後,想聖上所想,憂聖上所憂,擺出一副純臣的架勢。
可現在,局勢已經到了不得不站隊的時候了,常首輔看向崔應書:“皇後娘娘的賞賜,宋家接下了?”
崔應書點了點頭,並不瞞著他老師:“接了。”
這就很能說明問題了,前兩次的賞賜宋家都當沒發生過,前腳收了賞賜,後腳就把宋楚宜送到了晉中,這回既然是真接了......他若有所思的點了點頭:“這位宋六小姐分量不輕啊。”
陽泉、晉中、天水鎮一路走來,都有她的影子,這回崔應書的事能這麼順利,也是她能領會到崔應書的意思,能借用工部尚書的兒子把工部尚書那個老狐狸拖下水......的確是個聰明的有些過分的姑娘,難怪宋程濡那個老狐狸最近每步棋都走的這樣順利。
太孫殿下能把這個助力收進囊中,就等於把宋家也收進了麾下,而有了宋家崔家,這位已經在平亂裏嶄露頭角的太孫殿下,本來就占著嫡長正統皇太孫的優勢,又有聖上的喜歡,比受太子偏愛的東平郡王,顯然是更值得人青睞的。
何況,想想以前自己也曾幫過這位殿下不少忙,常首輔就歎了一聲:“讓老夫好好想一想。”
崔應書當然不逼他老師,現在也並沒到那個時候,隻是太子的身體狀況實在令人擔憂,他若是一死,就不止是東平郡王跟太孫之間選誰站的問題了,恐怕恭王那邊也有的鬧......
可崔應書私心想想,太子殿下登基了也未必就是福分,他如今就這樣愛錢.....身為一國儲君卻為了私利不顧百姓死活,實在不是明君之象,可這畢竟不是他能做的了主的,隻好咽下了心中擔憂-----反正值得慶幸的是,太子殿下如今又不是聖上,何況他身邊還有個頭腦清醒的太孫......
https://www.biqiuge8.com/book/5137/5934860.html
biqiuge8.com。biqiuge8.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