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真道電氣的心太誠懇了,開出的條件太有震憾力了,提供的發展空間太有誘惑力了,相形之下,什麼國家級大型研究所的副廳局級、廳局級行政級別頓時失盡所有光澤。
真道電氣集團組織架構和高層分工進行了重組,集團形成了三大事業部,包括真道新能源、真道電工、真道電器。
厲堅仍舊擔任董事長,同時出任CEO;呂大可擔任CRO、高級副總裁;管立昇擔任CQO、高級副總裁,全麵負責集團的生產、物流,並兼任真道電器總裁;柯紹東擔任CMO、高級副總裁,全麵負責集團的營銷與市場推廣、品牌管理;於大中擔任高級副總裁、真道新能源總裁;徐衡擔任高級副總裁、真道電工總裁。
真道電工將偏重發展強電設備、設施業務,集團起家的電纜業務被整合進來,即將上馬的變壓器業務也被納入,未來的其他輸變電設備業務也被劃入其中。
真道電器則偏重發展低壓電器、電力電子與電力自動化設備、建築電器業務,即將成立的是真道電力電子與電力自動化設備有限責任公司。
真道新能源除了現有業務外,進入鉛酸蓄電池市場也是中期規劃,包括汽車起動蓄電池、電動自行車動力蓄電池,相關研發工作早已啟動。
呂大可擔任集團CRO,與寇智遠不同的是,他是研究總監,而寇智遠是技術總監。他重在長期技術方向,偏於戰略性,將領導企業中最具有創新鑽研精神的人為公司不斷開發出新的經濟增長點。
而寇智遠則重在中短期技術方向,偏於戰術性,全麵負責將集團的科學研究成果轉化為盈利產品。
當然,這都是相對的,兩人都是國內頂尖級科技人才,前者更專於儲能設備與新型儲能材料,後者更長於真道電工與真道電器兩塊,相互彌補、互取所長是必然的,也是必須的。
讓季靈筠無比失落的是,她的閨中密友湯芝凡即將隨夫到天都,兩人原先約定在城市藍寶石做鄰居的計劃不得不取消。
寇智遠擔任真道電氣江映研究院院長後,呂大可將赴天都籌建真道電氣天都研究院,自任院長。他將大肆招攬天都密集的高端研發人才,再次承擔起白手起家的重任。
真道電氣江映研究院是在原研發中心的基礎上組建的,吸納了大批高級技術人才,隊伍已達三十多人。
真道電氣之所以放手啟動新業務,主要是考慮到三方麵的有利因素。婁玲前不久通過競聘和組織考查,被提升一級成為副司長,步入廳局級領導幹部行列,調天都工作。這意味著為真道電氣提供了巨大的發展機遇。
二是呂大可在江映組建的原研發中心幾年來和省電氣所開展深度合作,已經有了深厚的技術積累。三就是寇智遠這個技術之王的加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