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二章 抵達目的地(1 / 2)

陶誌國這次的行軍路線比較通暢基本都是過大城,因為這樣不對能得到更好的休息和補給,從長沙出發過衡陽到株洲,再經湘潭、婁底、邵陽到永州,這就快接近廣西了,再走東安、全州、興安,往下就到廣西桂林。

按照這個行軍路線,陶誌國他們估計要走半個月。休息的時間很短,基本上一天要趕一百多公裏。這次不是行軍打仗,晚上不行軍,從早上八點到下午六點為行軍時間。

陶誌國製定了詳細的行軍路線和方案,他的本意就是想讓這些弟兄們沒有那麼累,畢竟他們可都是剛剛經曆過長沙保衛戰的。再說,拚命地行軍肯定會帶來很多怨言,甚至有可能出現逃兵。

雖然119團的士兵約束力挺不錯的,可是總有意外出現。因此,隻要是經過大城,陶誌國必定給弟兄們整頓好吃的。而且在這一路上119團(現在叫125旅了)的士兵還吃到了不少山果,因為從小在山裏長大的士兵能認出哪些能吃哪些不能吃。

從長沙走,用了兩天時間到達衡陽,第7天到達株洲,第9天到達永州,第十天到達全州縣。

今天是離開長沙的第十一天,陶誌國帶領部隊走了整整11天,他們已經進入廣西境內,他們到家了其實。這裏已經是廣西桂林的轄區。

值得說一下的是,陶誌國在衡陽多呆了一天,因為他有一個很重要的事情要做,勘察衡陽的地形!為什麼呢?因為日本人會打到這裏!陶誌國不知道自己還有沒有機會和時間再回到這裏,所以先勘察好地形,也算是未雨綢繆吧。畢竟曆史很難扭轉,在自己還沒有能力的時候。

在到達全州縣的時候就有士兵陸續向陶誌國告假,他們想回家探望一下。陶誌國來者不拒,都同意了。“旅座,你這麼放任士兵回家,如果他們回去之後不回來了怎麼辦,我們可沒法跟上頭交代呀。”呂勝有些擔心。

這個時代的兵員其實很少能回家探親的,因為他們的長官都害怕他們一去不複返!不管是什麼部隊。這像陶誌國這樣一來告假就準的做法根本沒人見過!

試想一下,士兵都回家了,一旦發生什麼事情誰來製止?但陶誌國不這麼想,他覺得人之常情,更何況都到家門口了還不讓回家看看,那他這個旅長當得也不怎麼樣。如果說部隊隻有少量的當地兵還好,可問題是陶誌國的119團純正的都是桂係子弟!不給回去行嗎?

“誌芳兄,你我都有思鄉情結,弟兄們也有,這都到家門口了讓他們回去兩天沒什麼問題,我不是說了嗎後天早上必須給我到桂林城報道。我想這可都是你誌芳兄訓練出來的兵呀,這個素質還是有的!”陶誌國還揶揄了一下呂勝。

呂勝也沒有辦法呀,總不能說自己也沒有這個信心吧?這些士兵即使經曆過他呂勝訓練,也是經曆過戰火洗禮。都是鐵血漢子,不會說是膽小怕死的人,更不會當逃兵!

“誌芳兄,怎麼樣,你去城裏看看,找找有什麼好吃的?我們就不進城了,省得麻煩。”陶誌國肚子早就餓了,一直頂到現在。隻是還沒有到飯點,也不太好自己停下吃東西。

“行,我進縣城看看還有沒有什麼可買的,買些肉回來。”呂勝其是就相當於陶誌國的管家一樣,什麼都經他的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