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七章 兄弟到來(1 / 2)

梧州的戰士已經過去了三天了,在這三天裏,陶誌國和呂勝忙得不可開交,因此陶誌國也忘記了前麵他大哥二哥說要來梧州的事情,要不是阿發(小李子,應書友所有這個叫法符合南方一點)提醒他,他可真是忘記了。

陶誌國手底下的三個主力團也都紛紛到了地方,並且已經開展前期工作,比如搭建軍營什麼,陶誌國命令他們三個團不準許在城裏駐紮,必須自己尋找最好的駐紮點。

這就好比陶誌國剛剛來梧州的時候的樣子,如果駐紮在城裏說不定就讓人給坑了,還是駐紮到城外比較保險,誰也不敢保證,他們守備的地方官員沒有跟土匪勾結!

小心使得萬年船,這是自己走出的第一步,一定要穩穩當當的。自己用這一兩年的時間把梧州經營好,到了抗日戰場上自己才會有更大的底氣!部隊的戰鬥力也能夠得到保證。

在到達駐地後,三位團長也都給陶誌國回了電報,情況都差不多,在得知陶誌國打退了粵軍,執政了梧州之後,對於到來的軍隊表現出了非常熱情的歡迎。

121團所在區域是岑溪縣所管轄的,縣長叫李峰,說來也就巧了,這人剛好是李家的人,現在九大家已經跟陶誌國統一了戰線,自然他也就表現的格外熱情。

122團的就更不用說了,他們去的地方是蒼梧縣管轄,蒼梧縣長吳俊現在升任民團區長了,所以縣長的職位就空了下來,現在梧州主事的是吳俊的外甥,叫文遠山,配合地也是很好。

最慘的要數周先軍了,他去的是蒙山縣,這個地方可是大有名頭,太平天國的建國之地,民風十分彪悍,可以這麼說家裏到桌子這麼高的孩子全都練武!蒙山縣的縣長據說還是太平天國的後人,叫洪英,已經五十幾歲了,不過對待周先軍他們還是很友好的,以來就拉著周先軍的手說“你們來了,我就放心了!”

這話搞得周先軍很是莫名其妙,雖然也有風聲說自己這些人是過來剿匪的,可是陶誌國始終沒有在公眾麵前承認過呀,現在這個洪英這麼一說,看來也是猜到了。

周先軍給陶誌國最後的電報很簡單:蒙山縣的情況很糟!

看到三個團長傳回來的信息,陶誌國就知道情況遠沒有表麵的那麼簡單。不過陶誌國也不是很擔心,這正是鍛煉自己這三個大將的好機會,隻有這樣他們才能脫胎換骨。

......

自從部隊調走之後,呂勝思來想去還是覺得不安全,雖然現在梧州還算是安定,但誰知道有沒有什麼暗湧。所以他就讓特戰營楊樹林派一個小隊作為陶誌國的警衛,再加上一百新兵組成一個警衛連。

楊樹林想都沒想就讓李發財帶著他的小隊來警衛了,畢竟本來阿財就是陶誌國的警衛,幹起來也熟悉,再加上他們的關係又在哪裏擺著,現在特戰營隻有訓練任務沒有作戰任務,所以也沒有什麼影響。

現在的特戰營是由祝秀明帶著的,而楊樹林早就被陶誌國拉去訓練新兵了,和他搭檔的是他的老朋友,以前的作戰參謀,現在的政訓處主任蘇進!這是陶誌國想了很久才想到蘇進的合適位置。

前麵陶誌國想著讓蘇進在通訊處管著,後來發現大材小用了,這小子的亮點在於紀律方麵,看看通訊處被他管得,井井有條,呂勝也是讚不絕口。

所以呀,陶誌國才想到政訓處主任才是他該有的位置。

不得不說蘇進確實是這塊料子,政訓處才成立三天,他就已經整理出十三個大項軍規,二十個小項,什麼衛生條例,訓練條例呀等等,陶誌國一看一拍腦袋,自己是守著人才找人才呀!

隨即下令,全部實施!

蘇進的臉上露出了會心的笑容,之前他不爭不搶,和他一起的楊樹林已經是營長了,那可是團級待遇的營長!而自己還是待在通訊處,多少有些喪氣。

可是這次陶誌國把他一下子拉倒了政訓處處長的位置上,這也是團級單位呀,讓他一下子感覺得償所願,自己的才能終於被發現了,懷著興奮的心情他一夜之間就把胸中蘊藏已久條令條例整理了出來。

在看到陶誌國點頭稱好的時候,他更加興奮了,陶誌國連說了三個“好”字。

“旅座,大少爺和二少爺來了!”阿財走了進來,看到陶誌國剛好在刷牙對著他說道。

陶誌國聽到之後刷牙洗臉的速度加快了,幾下就搞定。他和阿財一起到城門口迎接他的家人,可以說陶家人給了陶誌國家的溫暖,不管自己還是不是原來的那個陶誌國,但現在自己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