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蘭姆伽,中國駐印軍司令部。
“鄭,你認為我們應該聽從陶誌國的命令嗎?這不是明擺著讓我們給他打下手嗎?曼德勒戰役這麼大的事情,他居然都沒跟我們商量就發動了,現在又讓我們服從他的命令,不!絕不!”駐印軍總指揮史迪威滿臉的不高興。
史迪威的脾氣那是連老蔣都受不了的,所以為了遷就他,老蔣已經將之前的駐印軍副總指揮羅卓英抽調回國,而現在的駐印軍副總指揮是鄭洞國中將。
早在鄭洞國來印之前,老蔣就與之詳談過,此次到印的任務就是協調盟軍人員同中國官兵的關係,團結部屬,維係部隊士氣,確保緬北反攻戰役的勝利。
因此,鄭洞國到任之後就憑借著自己的儒將之風和盟方有識之士的配合下,不僅使駐印官兵與美軍人員之間一度比較緊張的關係緩和了下來,還使雙方的合作氛圍日益融洽。
“史迪威將軍,陶誌國將軍作為中國遠征軍總司令,他是有權利對我部下達作戰命令的。”鄭洞國笑著說道,“相信史迪威將軍應該比我更清楚軍人的天職是什麼。”
史迪威斜視著鄭洞國,心裏想道:盡管這位儒雅的將軍在自己的麵前非常客氣,但隻要是關於中國切身利益的事情他絕對會毫不猶豫地執行,這也是他欣賞鄭洞國的地方。
“我可想不明白你們這位總司令是怎麼想的,現在可是緬甸的雨季,我們的坦克大炮根本發揮不了作用!他就不能再等一個月在雨季結束之後再發動進攻嗎?”史迪威又說道。
其實鄭洞國也不明白陶誌國為什麼要這麼做,很明顯現在緬甸的局勢已經完全在中國遠征軍的掌控之下,再多等一個月又有何妨,但此刻他是決計不會將此話說出口的。
“史迪威將軍,戰場上講究的是戰機和戰術,可能在陶總司令看來此刻正是絕佳戰機!”
別說是史迪威、鄭洞國了,就是呂勝聽了陶誌國的命令之後都一度懷疑這個計劃是不是太冒險了,太不值得了,畢竟緬甸的日軍此時已經是秋後的螞蚱,蹦躂不了幾天,何必如此著急。
最後,陶誌國隻說了一句:雨季對於其他軍隊來說可能是障礙,可對於生長在嶺南的桂軍子弟來說那是最正常不過的了。不用飛機大炮,我桂軍勢必大勝日軍!
想想也是,不管是駐印軍還是日軍,在這次滂沱大雨的天氣下想要行軍作戰是非常困難的,所以他們在聽到陶誌國發動進攻的時候都非常詫異。
......
雲南,昆明,雲南邊防保安司令部。
接到陶誌國的電報之後,龍雲就召集了雲南邊防保安軍的師級以上軍官前來司令部開作戰會議,因為師一級軍官大多都在昆明,隻有少數時間是跟部隊在一起,所以不一會人就齊了。
好家夥,龍雲在得到了陶誌國的幫助和拿回了滇緬公路的控製權以後部隊可是大大增加了,現如今居然有了六個軍,二十個師,兵力不下二十萬人!這還不包括警察和預備隊呢。
不過讓人想不到的是,雲南的保安司令並不是龍雲,而是盧漢,所以今天龍雲是以省主席兼昆明行營副主任的身份到場,主持會議的是盧漢。
作戰廳裏一下子來了二十幾號人,盡管好多都是住在昆明城裏,但想像今天這般人齊還是挺少見的,所以這些個軍官自然不會放過這個扯皮的好時機,因此整個作戰廳是亂哄哄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