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五十八章 一份協議書(1 / 3)

攘外必先安內,古人這句話確實極富哲理,就算沿用到今天,能用到的場合也是比比皆是。不得不承認,葉鈞以往一直考慮到的都是市場的因素,他跟夏家都陷入到一個看似深奧,實則粗鄙不堪的死胡同裏。

這也難怪,夏家以往都身處港城,對於消費者的心裏把握並沒有內地商人那麼直觀,畢竟土地的狹窄限製xìng,以及每年的商品需求量不斷增高,根本不需要再多此一舉。但內地不同,土地夠大,市場同樣龐大,甚至已經達到供大於需的程度,這也直接導致商家處心積慮拉攏消費者。

董素寧提到的營銷策略,確確實實給葉鈞提了一個醒,如果將這些家電視為奢侈品推廣,這種定位不再是將家電視為普及型的百貨商品,那麼這思維瞬間也就理清。從目前售樓的那些銷售員來看,口才是重中之重,同時對消費者的心理把握也要具備一定的經驗,牛一點的甚至能在說出一段話後成功吸引旁人的目光,然後就利用煽動xìng的語言讓旁人極為讚同這些? 話。

或許在很多人眼裏這已經稱之為商業欺詐,但實際上這壓根跟商業欺詐是兩碼事。畢竟xìng能以及運用的環境擺在那裏,有口才的人僅僅是將xìng能以及運用描述到消費者平rì裏的習慣當中,讓消費者一廂情願認為選擇這商品才是最理xìng,最符合自身條件的做法,自然不能說是商業欺詐。如果真要給出一個合理的定位,隻能說,這銷售員是牛人,你那邊張口閉口就是書麵教材的完全是糟蹋糧食的傻帽。

當然,葉鈞目前還需要整理出一套完善的運營方式,才能跟夏師師商討,所以並不急於一時。當務之急,是優先將劇本填充好,以便盡快交到王大導演手中,讓他進行旁白以及對白的修改完善。

“小鈞,聽說你明天就要前往美利堅,還要在那邊待一個星期?”

鍾正華難得的與葉鈞在清岩會所裏散步,此時已至傍晚,早早用完午飯的鍾正華顯得很愜意。

“是的,鍾爺爺。”

葉鈞笑了笑,瞄了眼正跟郭曉雨逗著小狗的華玲茳,“鍾爺爺,華nǎinǎi現在身體越來越好,研究所那邊不少教授都提到華nǎinǎi的恢複情況。”

“是呀,自從我去了一趟研究所,就徹底放心下來。說實話,小鈞,你目前這間研究所在全國都能算得上名列前茅,昨天我打電話跟京科院的老朋友談了談,說了一下研究所的情況,他說能有空就過來看一看,看是不是真有我說的那麼好。 . .”

鍾正華笑了笑,臉上滿是慈祥,“當然,他還提到,如果真有我說的那麼好,等退休閑下來,就到研究所工作。到時候,小鈞你就給鍾爺爺開開後門,讓他進去湊湊熱鬧。”

葉鈞嚇了一跳,京科院的院士級的人物,可是想請都不一定能請來的牛人,葉鈞巴不得求爺爺求nǎinǎi將人請過來,豈會刁難?

“鍾爺爺,您放心好了,不說有您這句話,就說隻要是致力於研究防癌治癌的前輩老師,研究所隨時隨地都願意向他敞開大門。”

鍾正華眼中閃過一絲古怪,很細,細到葉鈞都沒有發現。

因為昨天那位在京科院的老院士就跟鍾正華說過這麼一句話,如果那孩子說一些求之不得,或者沒問題的話,就不需要給他打電話過來,因為心態不純。但倘若說到願意為那些致力防癌治癌的人大開方便之門,且不論出身,不在乎對方的身份,求的僅僅是那些對防癌治癌誌同道合的人,那麼,就打電話過來說一聲,他也好計劃一下什麼時候現身江陵這座城市。

一語中的,這是鍾正華當前的想法。

“小鈞,你這次前往美利堅,是打算什麼時候走?”

鍾正華故意瞄了眼大門外熙熙攘攘不斷朝內張望的媒體記者,臉上韻味十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