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慎到底什麼意思呢,自己的孫女都十六了,已經到了談婚論嫁的年紀了,他卻一拖再拖,遲遲不定下人家。
他這樣做,很像是在待價而沽!
沒錯,從張嶽考取進士開始,他就想用這個孫女獲取最大的利益。
他先是拖住了眼巴巴前來求親的惠安楊家,並放下身段,曲意結交,將楊家老太爺楊榮引為“知交好友”,以此來獲得楊家財力上的支持。
張嶽晉升都察院右僉都禦史之後,他又放出主動放出風聲,引得眾多官宦世家蠢蠢欲動。
結果,他一不小心把海商豪門龍溪陳氏給引來了!
他不願與龍溪陳氏這樣的海商豪門結親使得張家聲名受損,於是便利用大壽之機引來了福建最大的官宦世家,福州陳家。
甚至,他還故意讓自己的孫女張貞接賀壽之機出現在人家的麵前,以此刺激陳能,令其不惜得罪龍溪陳氏來搶奪這門親事。
他這樣利用自己的親孫女,隻為利益,完全不管親人的感受,是不是很冷血,很卑劣呢?
其實不然,他這也是不得已而為之。
這年頭,大家都不容易,家家都有本難念的經。
比如商戶之家,雖說經商能夠致富,但是,商戶要將賺來的錢守住卻比賺錢還難,因為商戶的地位太低了,一不小心就會被官宦甚至士紳吃到渣都不剩。
所謂“破家縣令,滅門府尹”,這年頭,地方官員集民政、司法、稅收等大權於一身,要收拾治下老百姓太簡單了,隨便找個由頭就能整的人家破人亡。
而商戶,特別是經商致富的富商是這些地方官最喜歡收拾的,因為商戶地位低,財富多,收拾起來太容易了,而且收益是最大的。
江南巨富沈萬三就是個很明顯的例子,他本人就因為太富有,遭朱元璋的嫉恨,被發配雲南,客死他鄉,而他的兒子,他的孫子,甚至是他的曾孫都因為富有而招罪,最後都被各級官吏整的家破人亡,一個富可敵國的巨富之家都是如此結局,更何況一般商戶。
又比如軍戶之家,雖說軍戶有屯田,而且不用交稅,但是,軍戶卻要麵臨各級軍官甚至是土豪鄉紳的壓迫,像李建江和李建林兄弟就是很明顯的例子,他們還算好的了,上頭的千戶和百戶都沒壓迫他們,但是,一旦遭遇天災人禍,他們同樣很難守住手裏的屯田,一旦失去屯田,他們除了被迫流亡,就隻能給人做佃農。
這就是明朝中後期軍戶大量逃逸的根本原因,因為土地兼並太嚴重了,各級官吏甚至是土豪鄉紳連屯田都敢吞,而軍戶沒了屯田就沒了活路,隻能流落各地,混口飯吃。
農戶也同樣如此,由於土地兼並日益嚴重,農戶也逃脫不了淪為佃農甚至是流民的命運。
這士紳階層甚至是官宦世家看上去是高高在上,但是,他們也不是躺那就能衣食無憂的,因為他們也要吃飯,也要結婚生子,也有生老病死。
明朝官員的俸祿是出了名的低,官宦之家,如果不貪不腐,想要維持一大家子的消費,基本上很難。
張慎就麵臨著這個問題,他很缺錢,因為張家為官的子弟都兩袖清風,不貪不腐,張家早就入不敷出了!
不說這次做壽的錢他無法負擔,光是張家的日常開銷他都維持不了。
官宦世家,表麵看似光鮮,其實內裏卻相當的苦澀,表麵上官宦世家是脫離了老百姓範疇的統治階層,實質上他們就是一群不事生產的讀書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