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府一行,楊聰收獲很大,他不但哄好了丈母娘李氏,把自己和陸靈兒的婚事大致定下了,還哄好了大舅哥陸炳,獲取了這位大人物的信任。
這婚姻大事一定,他就如同吃了顆定心丸一般,不再心亂如麻。
不過,他已然在李氏麵前吹下了牛皮,說什麼自己考個二甲都沒問題,接下來他自然要全力準備會試了,畢竟這一切都是建立在他金榜題名的基礎上,要他最後沒能高中進士,那可就麻煩了,這場婚事都有可能成為鏡花水月。
這會兒時間其實已經有點緊迫了,因為會試將在明年二月份舉行,而現在都已經九月份了,也就是說,滿打滿算他都隻有不到五個月時間準備了。
這幾個月時間該怎麼利用呢?
除了溫習《四書章句集注》,研讀鄉試和會試文章精選集注,然後拚命做文章,他貌似就沒有其他好辦法了。
這辦法好像還可以,至少應付接下來的會試應該是夠了,但是,他埋頭苦讀了一段時間之後便發現,他貌似很難再取得進步了。
這做文章不可能一蹴而就,尤其是八股文,到了一定的程度,就很難進步了。
這個時候,已經不是速度的問題,而是文章的質量問題,楊聰感覺自己做的文章再快都沒多大意義了,因為留下再多的時間他也不能將自己的文章修飾的更進一步,他做出來的文章跟那些高中進士的人相比,也隻能算是差不多。
怎麼辦呢,難道就這麼算了嗎,反正金榜題名已經沒多大問題了,是不是就此作罷,隻等會試開始呢?
這時候,他想到了最初定下的目標:考個狀元郎。
狀元郎啊,那可是天下讀書人夢寐以求的殊榮,誰不想高中狀元,令天下人敬仰。
這個目標一開始是有點不切實際,但是,這會兒貌似又有點希望了,隻要他能想辦法更進一步,考個狀元郎貌似也不是不可能的。
而且,誠意伯劉瑜曾經說過,自己有狀元之相,但好像又缺點什麼。
他發現,這誠意伯劉瑜還真有可能繼承了先祖劉伯溫的神算之術,因為,他這會兒也感覺自己好像缺了點什麼。
那麼,到底缺點什麼呢?
他感覺,應該不是文章質量問題,狀元文章他也看了不少,比起其他精選文章來,貌似也沒有多少不同,隻要能被選中的精品文章水平貌似都差不多,這狀元文章好像也沒有什麼特別出彩之處。
那麼,狀元是靠什麼評定的呢?
這個問題其實很簡單,讀書人幾乎都知道,殿試是由皇上主持,最後的狀元也是由皇上欽點的,也就是說,隻要皇上認可你的才能,認為你可以當狀元,你就能當狀元。
想到這裏,他總算是明白了,他缺的就是皇上的認可!
但是,這皇上的認可貌似又有點虛無縹緲,因為皇上最後欽點狀元、探花、榜眼的時候考生的名次其實差不多已經排定了。
殿試說是由皇上主持,但也有不少考官,各級考官把所有考生的試卷評出個粗略的名次之後才會最終交皇上定奪,也就是說,皇上很有可能依據考官評定的結果來點狀元,除非,皇上對你另眼相看,才會否定考官的評定,更改名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