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卷 第四十九章 振武衛(1 / 2)

代州古之雁門郡也,位於太原府正北方,距離太原府城約三百餘裏,與大明九邊之一大同鎮相連,乃太原府北境門戶。

這裏自古便是兵家必爭之地,天下聞名的雁門關就在代州城以北四十餘裏,北宋名將,右領軍衛大將軍楊業正是在這裏大破遼軍,唐朝名將,定襄道行軍總管李靖也正是從這裏出發滅了東突厥。

洪武四年,明廷便在這裏設立振武衛,以守衛雁門關,拱衛太原北境門戶,而明末名將孫傳庭正出自代州振武衛世襲百戶之家。

當然,這會兒孫傳庭還沒出生,大明也還沒到山窮水盡的地步,代州因地處大同鎮之腹背,也很少有大戰發生。

這天下午未時許,正是午後寧靜之時,雁門關外突然響起一陣隆隆的馬蹄聲,遠處一陣煙塵滾滾,最少有上百騎正向關門狂奔而來。

守關的屯衛這會兒正靠在城牆上打瞌睡呢,一看這情景,所有人臉色都變得難看起來。

這不會是韃子的先頭部隊吧?

還好,這些人也算是久經沙場之輩了,百餘韃子騎兵倒還不至於讓他們驚慌失措,值守的百戶命人關閉城門之後便派出快馬,直奔振武衛指揮使衙門而去。

韃子這幾年著實猖狂的很,這時候來打草穀也不奇怪,雖說這雁門關還沒被韃子攻破過,但是,每次韃子大部隊衝過來都會造成不小的傷亡,所有守關將士這會兒幾乎都在心裏罵娘。

嗎的,韃子怎麼會這個時候衝過來,這下好了,跑都沒得跑了,這倒黴催的,怎麼正好輪到我們值守。

守關將士正在問候韃子家人之際,遠處“韃子騎兵”已然衝到關門前不到一裏。

這時候,這股騎兵終於開始緩緩減速了,煙塵中的身影也慢慢變的清晰,待看清楚來人的模樣,所有守關將士無不目瞪口呆。

鬥魚服?

錦衣衛!

開什麼玩笑,錦衣衛跑這來幹嘛,這些人不會是韃子假扮的吧!

這些人倒不是韃子假扮的,他們正是楊聰和陸靈兒一行。

這邊距京城足有九百餘裏,而且中間有很多山路,如果坐馬車的話,路上最少也得耽擱十餘天,楊聰擔心父母被人欺負,所以選擇了騎馬奔行。

他還抄了個近路,也就是經宣府鎮和大同鎮,沿著明軍防區邊緣奔行,從北邊入雁門關,這樣,他用不了幾天時間便能見到自己的父母了。

到了這裏,楊聰倒不怎麼急了,因為他的父母就在振武衛南邊的定襄收購糧草,距離這裏已不到百裏之遙,如果一切順利的話,他明天早上便能見著自己的父母了。

不過,在此之前,他需得好好打聽一下,自己的父母到底遇到了什麼麻煩,如果與屯衛邊軍有關,倒還罷了,崔浩一句話便能解決問題,如果不是,那就要另做打算了。

一行人駐馬在關門外約兩百步遠等了一陣,關內也傳來一陣急促的馬蹄聲,沒過多久,一個身著盔甲的將領便跑上城門樓,對著他們大喝道:“來者何人,報上名來。”

楊聰可沒力氣跟他對嚎,這幾天跑的,他渾身都快散架了,哪裏還有力氣跟這家夥嚎。

崔浩倒是一點事都沒,他直接打馬上前朗聲道:“我乃後軍都督府都督同知崔浩。”

臥槽,這聲音,真是京山侯崔元的長子崔浩!

那守將聽了,連忙對著手下人大吼道:“快快快,快開城門。“

吼罷,他便一溜煙往城牆下跑去。

不一會兒,城門打開,那守將直接打馬從裏麵跑去來,跑到崔浩跟前,拱手行禮道:“末將振武衛指揮使朱炳忠,見過崔大人。”

崔浩朝他拱了拱手,微笑道:“炳忠叔,你還記得小侄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