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卷 第三十二章 嚴陣以待(1 / 2)

韃子竟然在張家口和新開口外駐紮下來了,還在那裏打造攻城器械!

這一舉動,著實把楊聰雷的不輕,他要是個愣頭青,肯定會派人趕往張家口和新開口支援,問題他不是愣頭青啊。

張家口和新開口這兩處都是堡壘連著城牆,而且他已經調撥了一批轟天雷給李鳳鳴和王輔臣,就算敵人擅於攻城也不可能在一兩天內攻破這兩處任何一個地方,更何況韃子本就不擅於攻城。

很明顯,吉囊是在玩什麼計謀。

他壓根就不想搭理,因為沒必要去搭理,膳房堡離張家口和新開口都隻有二十餘裏,不用一個時辰便能趕過去,就算韃子發動猛攻,他再率軍趕過去也來得及。

這個時候他倒是希望吉囊率軍猛攻張家口又或者新開口,因為那兩處城防都比膳房堡強的多,他完全有信心率軍守住,這膳房堡根本就沒什麼城防設施,而且兩側還沒有連接長城,必須在野外與韃子交戰,現在這情況,他還真沒信心在野外幹翻韃子五萬騎兵。

可惜,吉囊並沒有如他所願去進攻張家口和新開口,沒過幾天,探馬便來報,韃子主力開始向膳房堡方向集結了。

這個時候,張家口和新開口外的韃子騎兵並沒有撤走,也就是說,韃子主力隻有四萬左右,兩萬對四萬,或許還有一拚之力,至少楊聰是這麼想的。

吉囊可不這麼想,他隻想著一舉突入宣府鎮,然後吸引明軍主力到野外作戰,一舉殲滅之,再看看能不能趁機拿下整個宣府鎮。

為了達到突襲效果,這天還不到卯時,他便令手下四萬騎兵開始往膳房堡方向集結了,還不到辰時四萬大軍便抵達膳房堡北麵長城的最大缺口處。

隨著他一聲令下,四萬騎兵魚貫上山,飛快的越過長城缺口,直奔膳房堡而來。

而這個時候,楊聰早已令湯克寬和戚景通率領大軍在膳房堡外一字排開,嚴陣以待。

由於時間倉促,這會兒火龍戰車才造出一千四百輛,一千輛投石機倒是趕製出來了,膳房堡兩側皆是茫茫群山,中間就一個四五裏寬的山穀,一千四百輛火龍戰車一字排開倒是正好能將整個山穀完全堵死,隻是缺乏縱深防禦,一旦敵人打開缺口,必將是一場慘烈的肉搏。

吉囊也沒想到,這大明的新科狀元竟然會如此“魯莽”,都不用他去引誘,人家便在野外排開陣型準備跟他開戰了,或者說,是人家就是故意引誘他來這裏開戰的。

看著前麵長滿尖刺的車陣,他眉頭也忍不住皺了起來。

車陣的確是對付騎兵的利器,不過,也不是什麼車陣都能擊敗他手下的四萬精騎。

他稍微觀察了一陣便發現,這車陣也就一層,對麵的戰車也就一千多輛,就算每輛戰車後麵都隱藏了一隊明軍,對麵最多也就一萬多明軍步卒。

至少,從他這個方向看過去,感覺是這樣的。

他嗎的,就一萬多步卒,嚇唬誰呢,就算有戰車又怎麼樣,騎兵也不是拿戰車沒有一點辦法。

蒙元騎兵不知道曆經了多少大戰,自然知道怎麼對付戰車,最簡單的方法莫過於集中長槍兵將一部分戰車頂開,破開車陣,殺進去,隻要能破開幾個缺口,車陣基本就費了。

他稍微觀察了一陣便果斷下令道:“命令,刀盾手居前,長槍兵居中,弓箭手居後,準備衝鋒。”

隨著他一聲令下,四萬騎兵紛紛開始調整,不到一刻鍾時間,調整結束,原本亂哄哄的四萬騎兵逐漸沉寂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