巨型轟天雷威力一出,董威當場就被嚇傻了,倒不是他膽子小,主要是他沒防備,他的注意力都被楊聰給吸引過去了,猛然間一陣巨響,他不被嚇一大跳才怪。
這時候,毛伯溫卻是若有所思的點了點頭,這巨型轟天雷先不說殺傷力如何,光是這響聲都足以讓戰馬受驚,戰馬一旦受驚,韃子騎兵陣型必定大亂,陣型一亂,戰敗就不奇怪了。
他看了看整整齊齊的投石機陣,不由讚賞道:“清風,你這投石機與轟天雷結合的戰法著實了得,值得所有邊鎮學習借鑒。”
楊聰連忙謙虛道:“大人過獎了,這個其實戰法是王宣王大人想出來了,下官隻是順勢為之而已。”
毛伯溫又看了看王宣,隨即點頭道:“嗯,很好,隻要大家齊心協力,何愁韃子不平。”
楊聰又指著唐順之介紹道:“這次在陣型的排布和實戰的演練中義修也出力不少。”
唐順之多次在兵部任職,而且跟聶豹關係密切,毛伯溫自然是認識的,他再次點頭道:“很好,義修,你很不錯,沒有給兵部丟臉。”
楊聰想了想,又指著沈煉道:“純甫也提了個好建議,那就是利用手弩阻殺靠近戰車的韃子騎兵,這一戰效果也很不錯。”
毛伯溫再次點了點頭,隨即饒有興致的道:“清風,不若我們下去看看車陣吧。”
楊聰聞言,連忙把手一引,領著毛伯溫一行往下走去。
毛伯溫來到車陣之中,仔細看了看火龍戰車的結構,又細細聆聽了一番唐順之和趙時春對各種細節的介紹,臉上不由露出欣慰之色,看樣子這次楊聰大敗韃子騎兵之事十有八九是真的了,這麼多出其不意的攻擊手段結合在一起,韃子騎兵不栽個跟鬥才怪。
緊接著,楊聰又帶著毛伯溫一行來到戰場之上,查驗了一下韃子騎兵的屍首。
毛伯溫也是久經沙場的老帥了,是不是殺良冒功,他一眼就能看出來,很明顯,這擺在戰場上的千餘韃子騎兵屍首都是真的。
至此,他已然完全相信,楊聰在此前的大戰中的確打敗了韃子騎兵,而且是大敗。
如此戰績,自然要好好褒獎一番,隨後,他便開始慰問和嘉勉邊軍將士了,由於朝中對此次大勝存在爭議,他並沒有攜帶什麼獎勵物資,不過,他向邊軍將士鄭重承諾,回京之後一定好好給他們請功,該有的獎勵都會有的。
他這話可不是糊弄人的,回到京城之後,他便寫了封詳盡的奏折,將楊聰和宣府鎮的將士好好誇獎了一番,並將這一戰獲勝的原因細細分析了一下,並提出了嘉獎宣府鎮將士的建議。
嘉靖看了毛伯溫的奏折,心裏著實歡喜。
所謂愛屋及烏,他當然希望這個準妹夫能獲得驕人的戰績,相反,如果楊聰虛言欺君,他都不知道怎麼處置呢。
更重要的是,他真的很想盡快解決韃子的問題,楊聰此戰的表現讓他看到了實實在在的希望。
仇鸞上報的功績他總感覺有點虛無縹緲,而且,他內心裏也不認為仇鸞真能解決韃子的問題。
楊聰的表現卻讓他心裏踏實了,如果真的把邊軍將士全部裝備上新型武器,韃子騎兵豈不灰飛煙滅!
仇鸞才獲得那麼一點戰績晉升三邊總製,那麼楊聰呢?
這個時候,他不按規矩“提拔”官員的毛病又犯了,他決定,再給楊聰連升三級!
楊聰已經是從五品的翰林院侍讀學士了,再連升三級的話就是朝廷大員了,按律來說是要組織廷議的。
不過,嘉靖卻是出了名的不走尋常路,他想不按規矩提拔官員的時候,一般都不會組織正式的廷議,而是把早朝當廷議。
他這有點耍無賴的嫌疑,意思就是說,朕已經在早朝上議過了,就算是廷議過了,沒有違背祖製!
每每他這樣搞的時候都會把朝臣搞得哭笑不得,而有的時候早朝也會因此變得熱鬧無比,因為廷議就是讓大家暢所欲言,發表自己的意見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