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聰在宣化廠與王宣等人草草吃了頓飯,幾個火槍零件的孔終於鑽好了,接下來就是最後一步研磨和組裝了。
這會兒的鑽床鑽出來的孔並不是很光滑,楊聰都不用拿手去摸,放到光線比較好的地方仔細一看就能看到鑽出的內壁裏麵有一圈一圈的痕跡,這麼粗糙的內壁,想要嚴絲合縫塞進去肯定是不可能的,必須經過研磨才行。
內壁的研磨可就沒有外壁研磨那麼容易了,必須拿一根稍微小點的研磨棒小心的慢慢的研磨,而且研磨的工匠經驗必須特別豐富,因為一旦有點偏差,導致內圈不圓,那這工件就等於廢了。
楊聰邊焦急的等待著幾個熟練的工匠研磨裝配,邊考慮著內壁加工的問題。
這樣慢慢磨肯定是不行的,效率太低了,想要大批量生產,就必須提高效率。
那麼,怎麼提高效率呢?
這內壁不光滑的原因很多,鑽頭的結構不行是一個方麵,鑽頭的轉速太慢又是一個方麵,還有鑽孔角度的問題,夾具緊固的問題,等等,貌似要想鑽出來內壁就是光滑的,在這個時候是根本無法實現的,唯有鑽完之後再加工。
這鑽完孔之後再加工又有哪些手段呢?
研磨肯定是不行的,就算是後世研磨大多也隻能靠手工,效率也不是很高,根本就不可取。
這個時候,楊聰想到了一個簡單的東西,那就是鉸刀。
鉸刀這東西做起來好像不是很難,磨一個很光滑的圓棒然後再磨幾個鋒利的槽子出來基本上就差不多了。
想到這裏,楊聰又命人取來了炭筆和稿紙,畫了個簡單的鉸刀外形,並且仔細跟王宣解釋了一番。
這個時候,王宣對於楊聰這種層出不窮的天才構思都震驚到有點麻木了,如果這個時候有外星人這種說法,王宣絕對會認為楊聰是個外星人。
鉸刀這東西結構並不是很複雜,還是同樣的問題,就是加工起來比較的麻煩,王宣也隻能先記下來,等有空再命人去做了。
又等了大約一個時辰,研磨和裝配終於完成了,一把嶄新的火繩槍出現在眾人麵前。
楊聰當即便帶著眾人來到校場,準備測試了。
這測試其實很簡單,直接招來一個神機營的火槍兵,稍微跟他解釋一下,然後在兩百步外豎一塊大點的木板做靶子便成。
這測試新型火槍的消息一傳出去,不但神機營的火槍兵過來了,就連唐順之、趙時春等文官和朱希忠、戚景通、湯克寬等將領都聞訊趕了過來,大家都好奇的看著新式火槍,不知道這東西跟原來的火槍有什麼不同。
楊聰親自跟神機營派來的火槍兵解釋了一番,那火槍兵便飛快的將火藥倒進子彈殼內,然後取出一顆子彈用力往裏一壓,這彈藥便算是裝填好了。
原本裝填完彈藥之後還要用紙將口子封住,以防裏麵的火藥鬆散的,不過這會兒是測試,根本不用帶著子彈行軍,這一步倒是可以省了。
緊接著,那神機營的火槍兵便按楊聰的指導將子彈壓進槍栓,把槍栓往前一推,彈藥的裝填就算是完成了。
如果不算前麵裝填彈藥的時間,後麵的動作幾乎是在一瞬間便完成了,這裝填速度快的,在場的所有人幾乎都驚呆了。
在眾人期待的目光中,那神機營的士兵大致瞄了一下遠處木板的位置,隨即便毫不猶豫的掏出火折子,點燃了引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