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卷 第五十四章 不死不休(1 / 2)

有時候人專注於某一件事情,時間就會過的飛快,往往在不經意間,幾個小時,幾天,甚至是幾個月不知不覺就過去了。

楊聰一門心思製造武器裝備,整軍備戰,這時間也如同流水一般嘩啦嘩啦就過去了,一轉眼年節就到了。

這個年節他並沒有回京城,雖說宣府鎮離京城就三百餘裏,但天寒地凍,路上並不好走,而且宣化廠的武器裝備生產也正處在關鍵階段,他這一走,大家這口氣一鬆,來年恐怕又得一兩個月時間來回複。

所以,這個年節他就待在宣府鎮哪兒都沒去,他手下的文臣武將一看巡撫大人都沒走,自然不好各自返鄉過年,倒是他父母早早就趕到了宣化府城,一家人也算是過了個團圓年。

年節一過,差不多就是二月份了,楊聰當初定下的目標,過完年虎蹲炮日產十門,新型火槍日產五十把,王宣也早早就達到了,而且經過將近半年的積累,虎蹲炮的數量已經達到了一千多門,新型火槍的數量也達到了六七千把宣府鎮一萬邊軍精銳也差不多都裝備一大半了。

這時候,宣府鎮可謂兵強馬壯,壓根就不擔心韃子騎兵再來侵擾,楊聰倒是希望吉囊能過來報仇,到時候,他就能讓韃子騎兵嚐嚐虎蹲炮和新型火槍的威力了。

吉囊會來報仇嗎?

他倒是想報仇來著,不過他的首要目標並不是楊聰,而是鹹寧侯仇鸞,去年,他正是上了鹹寧侯仇鸞的當,跑到宣府鎮來撿便宜,結果遭遇了有生以來最慘痛的失敗,足足損失了兩千多精騎。

這個仇,他當然想報,所以,才剛剛過完年,他便召集韃靼各部精騎在河套集結,準備直撲甘州鎮,收拾鹹寧侯仇鸞。

他也知道這會兒鹹寧侯仇鸞已然進階三邊總製,可以調動河套附近三個邊鎮的人馬,不過,他並不怎麼擔心,大明邊軍的戰力他是相當清楚的,特別是陝西這邊的邊軍,有什麼風吹草動根本就逃不過他的眼睛。

這些人守在城裏他或許還沒有什麼辦法,一旦到了野外,那就是他們韃靼騎兵的天下,別說是三萬邊軍精銳,就是三十萬,他都不懼!

鹹寧侯仇鸞之所以還待在荒涼的甘州鎮,主要是因為甘州鎮是他的家鄉,他的老巢,仇家的勢力在這邊根深蒂固,他就是這裏的土皇帝,如果去了其他兩個邊鎮,他恐怕過得就沒這麼舒坦了。

不過,他人雖然沒去其他兩個邊鎮,爪牙卻早就伸過去了,這好不容易當上了三邊總製,他當然要好好撈一把。

所謂“新官上任三把火”,他上任之後也頒布了三條規定。

第一,三邊所有鹽商提供的軍需物資都必須經過他手下親信的核查才能發放鹽引。

這就是告訴那些鹽商,找其他人沒用了,例子錢什麼的都必須孝敬給他!

第二,三邊所有糧餉的發放也必須經過他手下親信的核查,嚴禁貪腐。

好吧,他這其實是賊喊捉賊,他的意思很明顯,就是你們所有人都不得貪腐,隻能我一個人貪腐!

第三,三邊所有軍戶每畝屯田必須上繳一成的收獲,用以作為軍糧,準備調集大軍,收複河套。

這規定表麵上是收集糧草準備跟韃子作戰呢,其實就是個借口,他壓榨手下人的借口,三邊數十萬屯衛,屯田足有數百萬畝,每畝上繳一成那就是將近百萬石的糧食啊!

楊聰是在拚命的掏錢,製造武器裝備,整軍備戰,他卻在拚命的貪腐,三邊將士自然是怨聲載道,士氣低落,很多耿直的將領都開始上奏彈劾他了,不過,都被他和嚴嵩聯手化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