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卷 第六十七章 防守問題(1 / 2)

楊聰也沒想到嘉靖竟然會擢升他為兵部侍郎兼宣大總督,這嘉靖,有時候真的讓人很無語,他一個新科狀元,這才短短不到兩年時間便升到了正三品的朝廷要員,要換做是明朝其他皇帝,這事幾乎是不可能的。

這次晉升,可以說完全是意外的驚喜,不過,驚喜過後,楊聰不免有些擔心起來,因為大同鎮的長城太難守了。

大同鎮與宣府鎮的長城雖然都是一千多裏,但宣府鎮北麵多是山地,很多地方都沒法通行,隻有新開口到張家口附近不到百裏的地段有通向塞外的通道,防守起來還是比較容易的。

大同鎮北麵雖然也有些山地,但大多是以荒漠和戈壁為主,通向塞外的通道多的很,像玉林衛、陽和衛、鎮虜衛附近,到處都是通往塞外的路,防守起來不知道有多困難。

這就是韃子騎兵這次能輕易突入大同鎮的根本原因,這也是大同鎮裏麵到處都是城池堡壘的原因,因為大同鎮北麵的長城太難守了。

劉天和並不是是個酒囊飯袋,根本就不知道怎麼防守,主要是需要防守的地方太多了,他根本就沒辦法安排那麼多人去防守。

這個問題可不能等閑視之,這次韃子能輕易突入大同鎮,下次同樣可以,如果他不改變大同鎮防守的現狀,很有可能明年他就會跟劉天和一樣,背上邊鎮被攻破的罪名。

那麼,這大同鎮北麵的長城到底怎麼守呢?

楊聰考慮了一陣之後,便上奏朝廷,給李鳳鳴和湯克寬等將領表功,請朝廷給予相應的獎勵。

這看似正常的舉動卻是他接手大同鎮防務的第一步,李鳳鳴倒是其次的,因為人家本身就是總兵,再給予獎勵也就是賞個五軍都督府的右都督,將品階提為從一品,他主要是想將湯克寬提上大同總兵的位置,幫他掌控大同的兵權。

這會兒原大同總兵魯剛已經貶為參將,短時間內是不可能提上來了,湯克寬上位正當其時。

嘉靖倒沒有覺著這個要去有什麼不妥之處,因為膳房堡和廣靈兩次大捷湯克寬都參加了,表現也相當的出眾,而且湯克寬是將門出身,他父親就是總兵官,所謂“虎父無犬子”,他晉升總兵官也正常。

很快,湯克寬便被任命為大同鎮總兵官,執掌了大同鎮的兵權。

緊接著,楊聰便帶著朱希忠、湯克寬、戚景通等將領和唐順之、趙時春等文臣沿著大同鎮北麵的長城巡視了一番。

這一番巡視下來,他的頭都有點大了,大同鎮長城以北有一大半都是戈壁灘,五六百裏長的長城暴露在韃子的鐵蹄之下,這可怎麼守啊!

還好,他還有將近一年的時間準備,至少今年,韃子是不大可能再來進攻大同鎮了。

他巡視完之後,便將手下的文臣武將全部召集到宣大總督衙門,共同商議大同鎮的防守問題。

這天,宣府和大同兩鎮的文臣武將齊聚一堂,趕到宣大總督府,聽候總督大人差遣。

楊聰高坐主位,威嚴的掃視了一圈,這才緩緩的道:“諸位,大同鎮北麵長城是什麼情況相信大家都清楚,說句不好聽的話,簡直就是形同虛設,一旦韃子來襲,不費吹灰之力便能突入大同府!劉天和劉大人的遭遇相信大家也清楚,一旦長城失守,大家都得受牽連。今天本官招大家來,就是想商議一下,這大同鎮北麵的長城到底怎麼防守,諸位有什麼好的建議都說一說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