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卷 第七十九章 暗中行事(1 / 2)

楊聰也看出來了,嘉靖的確是急的不行了,才會如此的爽快,不管他提出什麼條件,人家都毫不猶豫的答應了。

不過,從嘉靖的角度出發,這並非什麼好事,因為嘉靖急的不行了,就會失去耐心,如果他不能在短時間內扭轉東南的局勢,嘉靖很容易就會心生不滿,如果嘉靖心生不滿,嚴嵩一黨和海商豪門就有機可乘了。

他可不認為得了嘉靖的首肯就能高枕無憂了,有時候,當皇帝的就喜歡出爾反爾,你要敢讓其心生不滿,人家隨時都有可能收拾你。

人家是皇帝,你又能把人家怎滴。

楊聰可不敢挑戰嘉靖的耐心,第二天一早,他便帶著家人,叫上胡宗憲,在一眾護衛高手和錦衣衛的簇擁下,直奔南直隸而去。

至於沈煉和手下一百錦衣衛的事,他刻意沒跟嘉靖提起,因為這種事不問比問要好。

人家當皇帝的能派錦衣衛保護你,那是人家看得起你,如果你主動要求人家派錦衣衛保護,那就有點張狂了。

錦衣衛也不是不能專職去保護別人,不過,一般錦衣衛專職保護的都是保護皇室宗親的,像親王級別的皇室宗親就藩的時候,當皇帝的一般都會給其調撥幾百甚至上千錦衣衛隨同保護,這些錦衣衛等於就是皇帝送出的護衛了,也就是說,這些錦衣衛以後就是這些親王的下屬了,不再是京城錦衣衛籍了,這也是大明各地都有錦衣衛軍戶的原因。

至於皇帝將錦衣衛送給某個大臣當護衛的事情,大明這麼多年好像還沒出現過,楊聰是想帶著這些錦衣衛,但又不能直接跟嘉靖提,如果他提了,嘉靖估計就要多心了,你小子,以為自己是皇室親王嗎!

他不提,反而沒事,反正嘉靖已經把沈煉和一百錦衣衛派給他了,隻要不說收回,他便一直帶著便是,大家心照不宣就行了。

當然,嘉靖之所以給他派這些錦衣衛主要是為了保護陸靈兒的安全,而他想帶著這些錦衣衛則是為了行事方便,有了這想法,他就更不能主動跟嘉靖提起這事了。

楊聰一行百餘人,騎馬的騎馬,坐車的坐車,速度還是比較快的,大約半個月左右,他們便趕到了南直隸金陵城。

金陵城裏楊聰還是有很多故舊的,比如魏國公徐鵬舉,誠意伯劉瑜,南京吏部尚書湛若水,南京戶部尚書張時徹等,所以,他在金陵城的勢力並不比嚴嵩差,相反,有魏國公徐鵬舉和誠意伯劉瑜這兩個隱藏的大佬幫忙,他在金陵城的勢力甚至還要超過嚴嵩。

這也正是他有信心跑來東南坐鎮的原因,要他在金陵城裏一個熟人都沒有,兩眼一抹黑,他還真不敢接這燙手的山芋。

他趕到金陵城之後,第一件事就是買府邸,沒辦法,他就是有錢,這會兒山西那邊的鹽引生意基本已經鋪開了,除去製造武器裝備和購買糧草輜重的開銷,楊家和陸家光是純利就賺了兩百多萬兩,幾百兩甚至幾千兩的府邸對他來說壓根就不算個事。

當然,為了避免授人以柄,他還沒有張狂到去買金陵城裏最貴,最奢華的豪宅,他隻是買了個占地幾十畝的院子,能供一行人住下便成了。

府邸置辦好以後,他便開始拜會陽明一脈在金陵城中的大佬了,而這時候宣府鎮那邊的文臣武將、匠戶設備、神機營精銳也開始往金陵這邊趕了,不過,由於路途遙遠,他們帶的物資又多,最快也得一個月左右才能趕到金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