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卷 第一二三章 違禁(1 / 2)

楊聰這是在拉陸家和李家下水呢,港口碼頭隻是一個方麵,更重要的,他是想長期壟斷大明的海外貿易。

他畢竟不可能當一輩子的浙直總督,一旦他離開東南,誰又能保證楊家的海上生意不被人奪了去呢,他可是從海商豪門手裏把生意搶過來的,人家不想方設法奪回去才怪。

這會兒龍溪陳氏和漳浦林氏雖然已經大不如前了,餘姚謝氏和寧波屠氏還強盛著呢,更為可怕的是他們身後的嚴嵩,一旦他離開東南,嚴嵩肯定會幫助海商豪門奪回這筆生意。

現在的大明,能真正跟嚴嵩在嘉靖麵前爭寵的也就陸家和李家了,所以,他必須把陸家和李家都拉進來,這樣,就算他離開東南,嚴嵩也很難把海上生意給搶走了。

李希賢心裏其實也清楚楊聰看重的是什麼,他雖然沒多大權力,在轄區內護住一個港口還是沒什麼問題的,就這麼簡單的出點力,既幫了楊聰的忙,又撈了錢,何樂而不為呢?

至於其他問題,他也不怎麼擔心,他很清楚自己的妹妹跟皇上是什麼關係,陸炳跟皇上那更是親如兄弟。

私通倭寇,其他人犯了可能是死罪,陸炳犯了卻沒多大事,皇上是決計不會把陸炳怎麼樣的。

京城有陸炳頂著,泉州這邊又有楊家撐腰,他還用得著擔心什麼。

這麼好的事可不是什麼時候都能遇到的,一年二十餘萬兩啊,對他來說那也是一筆巨款了,畢竟他當了這麼多年的指揮使也才撈了幾萬兩而已。

他考慮了一下便毫不猶豫的點頭道:“好,大人既然看得起下官,下官就舍命陪君子,陪大人博一把。”

這李希賢一點頭,接下來的事就好辦了,港口的位置楊聰其實早就選好了,地點就在龍溪的南麵,澄海縣的東南角,那裏跟走馬溪的地形有點像,一條大河從那裏入海,西北麵全部是茫茫群山,陸上交通基本斷絕,唯有臨海的地方有一塊不小的空地。

楊聰之所以能找到那地方,倒不是他對沿海的地形有多熟悉,主要那裏就是曆史上有名的月港,那地方,他在很多小說上都看到過,走馬溪和雙嶼島被朱紈搗毀之後海商便逐漸將那裏定為交易場所,後麵的隆慶開關也將那裏定為通商港口,足見那裏的位置有多合適。

不過,月港這會兒還隻是一片荒地而已,而且其名義上是漳州府的地界,並不歸泉州府管轄。

當然,這些都不是問題,因為那裏原本就沒什麼人煙,而且永寧衛的中左所和金山所就在月港附近,楊聰隻要下個命令,將月港附近海域劃歸中左所和金山所防衛便成了。

這建設港口也比較的簡單,這會兒的港口碼頭其實也就是沿海岸往海裏釘上幾排木樁,然後再在上麵鋪上木板就完事了,這點小活幾千屯衛幾天時間便能完成。

這會兒最主要的還是安全問題,畢竟這會兒大明正實施海禁呢,不管是和東瀛做生意還是和南洋諸國做生意那都是違禁的。

楊聰之所以要李希賢負責港口的問題就是為了防止有人發現月港的秘密之後去告他的“黑狀”。

那麼,怎麼防止別人發現月港的秘密呢?

這個很簡單,不讓閑雜人等靠近月港附近海域便成。

這要是放在後世,封鎖海岸線附近的一大片海域幾乎是不可能的,放在明朝卻一點都不難,隻要派一些快船時刻在月港附近海域巡檢便成,大明這會兒可是禁止船隻出海的,任何人遇到明軍的巡檢船那是躲都躲不及,哪裏還敢靠近。

為了安全起見,楊聰特意將中左所和金門所的千戶換成了自己的親信李建江和李建林兄弟,同時,他還命人對兩個千戶所的軍戶進行了一番調查,凡是以前跟龍溪陳氏和漳浦林氏能扯上關係的軍戶全部調走,一個不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