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卷 第一八四章 梯田(1 / 2)

這梯田到底是怎麼造出來的呢,說實話,這時候的人也沒什麼經驗,因為造梯田實在是太麻煩了,一般官員甚至平原上的荒地都懶得組織人去開墾,又怎麼會想著去造梯田呢。

這年頭勞力雖然可以免費征召,那也是有時間限製的,一般老百姓免費服勞役的時間一年也就半個月左右,過了這個時間,那也是要開工錢的。

所以,一般地方官員都會選擇一些時間短,見效比較快的業績搞一搞,比如修路,挖水渠什麼的,有的甚至就直接征召勞役給自己又或者親友砌房子什麼的,公器私用,變向貪汙,以致很多地方要辦正事的時候都找不到免費勞力了。

這造梯田一看就是個費時費力的大工程,自然沒人願意去幹。

楊聰要不是手頭正好拽著兩百餘萬兩髒銀,估計也不會在梯田上做文章,這家夥,把個荒山開挖成梯田,想想費勁啊。

這不,龍脊梯田附近四個寨子,三百餘戶人家,總共三百多個勞力召集過來之後,楊聰便有點頭大了。

人類在大自然麵前顯得是那麼的渺小,三百多個勞力,再加上他帶來的上百護衛和官員,總共四五百人,站在那荒山下麵簡直就如同一群螞蟻站在大象跟前一般。

這家夥,這麼點人,又要挖十幾裏長的水渠,又要清理這麼一座數十丈高的荒山,得忙活多久啊?

他可不想搞個什麼耗時數年甚至數十年的工程,半年都不行,甚至超過兩個月他都受不了,他倒不是沒這麼多銀子又或者糧食來招人幹活,主要因為這裏隻是個試點而已,接下來還要向整個廣西甚至是整個西南推廣呢,時間起碼是這裏的數倍,如果這個工程動不動就是半年一年甚至幾年,那他估計是看不到西南老百姓過上溫飽的日子了。

所謂“萬事開頭難”,看著巨大的山體和遙遠的水源,楊聰真有種不知從何下手的感覺,這麼大的工作量,這麼點人,一兩個月內能完成嗎?

還好,他性格相當的堅韌,不畏艱難,遇到這樣的難題,他不但沒有打退堂鼓,反而變得鬥誌昂揚。

愚公憑借一家子老小都敢去移那太行王屋二山,他掌控五省大權,手裏資源無數,還會被這梯田給難倒嗎?

當然不會!

他仔細琢磨了一陣,隨即便問道:“明舉,一個月內把水渠修到這裏需要多少人?”

黃光升看了看聚集在前麵的青壯勞力,又看了看遠處的水源,隨即估摸道:“這三百多人全用上,大家都起早貪黑拚命的幹,估計都需要一個多月時間。”

好吧,黃光升在這方麵可是行家,他不但出任過按察副使,還擔任過參政、參議,負責的就是興修水利這一塊,以他的專業眼光判斷出來的時間肯定是沒問題的。

這光是挖個水渠就需要這三百多號勞力全上,那荒山又怎麼辦呢?

楊聰看了看巨大的山體,又想到了愚公移山。

愚公移山的時候都能男女老幼一起上,這會兒為什麼不行,他開工錢絕對有人來。

想到這裏,他直接對龍勝知縣道:“你命人去各個寨子通知一下,所有能幹活的,不管男女老幼,都來,本官給他們開工錢,除去青壯勞力,男女老幼都算半個工,直接發糧食,一個工一個月一石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