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卷 第一九五章 聖人之言(1 / 2)

<()

文華殿中,六部尚書、內閣大學士等朝中重臣分列兩側,楊聰帶領一眾編修奉書於中,《格物致知之理》獻稿儀式正隆重舉行。

嘉靖貌似對此書相當的感興趣,楊聰將《天文篇》初稿獻上之後,他便不斷的翻閱著,看的津津有味。

一開始,殿中群臣都以為他隻是在裝模作樣而已,畢竟這種儀式中當皇帝的都要裝作對書中的學問感興趣,以示此書是在他的主導下,命人編撰的。

但是,一刻鍾都過去了,嘉靖仍在津津有味的翻閱著,這就有點不對勁了。

在場可沒幾個閑人,包括嘉靖都要處理朝政呢,這儀式差不多就行了,這楊聰才獻上幾本初稿你就看了一刻鍾還不停歇,後麵那一堆你不得看一天啊。

難道大家就陪你在這裏站一天?

難道今天的政務就不處理了?

這個時候,很多人臉上都露出了不耐之色,尤其是夏言,那不滿都寫在臉上了。

這書有這麼好看嗎?

他一向認為,這內閣首輔之“輔”不但有輔佐皇上之意,還有教導皇上之責。

這會兒皇上明顯已經沉溺於楊聰的書中不能自拔了,他自然得提醒提醒皇上。

於是乎,他毫無顧忌的咳嗽了一聲,隨即拱手朗聲道:“皇上,此書如何?”

嘉靖被夏言這一攪和,終於反應過來,這會兒搞儀式呢,並不是看書的時候。

他抬起頭來,意猶未盡的道:“此書圖文並茂,文筆流暢,意境深遠卻又通俗易懂,著實精彩,著實精彩。”

夏言聞言,心中不由冷哼一聲,精彩,精彩個屁啊!

當然,他就算再狂也不敢如此忤逆嘉靖,表麵上他還是裝作深有同感的點了點頭,就好像他也看過此書一般。

這時候嘉靖已經完全清醒過來了,自然不會再沉溺其中,他輕輕將書一合,隨即便抬手示意獻稿繼續。

王宣、唐順之等人見狀,連忙依次將手中的書稿高高舉過頭頂,恭敬的遞到嘉靖跟前。

嘉靖每接過一篇便會假假意思翻開仔細看看,隨即又輕輕合上,示意眾人繼續,這個過程又持續了將近一刻鍾時間才完成,而此時,嘉靖跟前的龍案上已經堆了厚厚一排書稿。

這《格物致知之理》果然是鴻篇巨著啊,光是其數量就不下百本,這楊聰,果然了得。

這時候,陽明一脈的官員和毛伯溫等中立的朝臣臉上大多露出了敬佩之色。

大明,已經有很久沒有出現過這樣的鴻篇巨著了。

緊接著,嘉靖便假假意思好奇道:“清風,這格物致知之理是何意啊?”

這也是一個流程,大致意思就是讓楊聰闡述一下他為什麼要以《格物致知之理》為書名,或者說,為什麼要編撰《格物致知之理》這本書。

格物致知之理是何意,在場的官員當然都清楚,這可是儒家的重要思想,所謂儒學八目“格物、致知、誠意、正心、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要格物致知之理是什麼意思都不知道,你還讀個屁的書啊!

不過,在場很多人都不知道楊聰會以《格物致知之理》作為書名,因為要純探討禮法的話,最多也就一篇文章幾千字就把格物致知之理說透了,編這麼些書,那是完全沒有必要的。